中國面粉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9-01 15:54:54
面粉行業是中國小麥產業鏈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它不僅指示上游中國小麥的種植,而且也對下游的面制食品提供穩定和專用性強的原料保證。本文從探討和研究中國制粉行業現狀和發展著手,因為這是發展中國小麥經濟的前提,也是中國在加入WTO以后, 確保農業安全的一個戰略保障。
1 中國小麥產量及品質狀況
中國小麥資源豐富,是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糧食品種,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22%,播種面積占糧食總播種面積的25%。近年來,中國小麥產量不穩定,產量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1999年到2003年,中國小麥總產量由11 388萬t,下降到8 649萬t,減少了32%,總產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小麥價格較低以及國家取消對部分品種小麥的保護價收購。從2004年起,由于農民在科技興糧、標準化種植等方面投入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政府在農業稅方面也進行了根本性的調整,中國小麥產量出現了較大的恢復性增產,全年的小麥總產量達到了9 100萬t,與2003年相比,增幅達到了5%,這是自2000年小麥連續4年減產后,第一次呈現增長勢頭。
然而在品質上,中國國產小麥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小麥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是加工品質差和質量不穩定。長期以來,中國小麥的生產和科研一直在高產上做文章,忽視了對小麥品質的改良,加之農戶分散種植,標準化生產技術程度不夠,使得中國小麥蛋白質含量較低、面團品質較差,而且同一品種或同一批次小麥的品質都不穩定。為了生產高等級專用粉,企業通常用幾種中國小麥進行混合和搭配,從而增加了品質檢驗的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成本。由于中國小麥在質量上無法滿足專用面粉生產的需要,使大型面粉廠在生產專用面粉時,對世界小麥市場有很強的依賴性。
2 中國面粉加工業現狀分析
當前中國面粉工業的企業類型大體上分為3類。一類是有經營自主權的大型外資、合資企業,這些企業占中國面粉企業5%以下,他們機制先進,以優厚待遇廣納人才,注重科技投入和質量管理,以產品開發及市場拓展為兩翼,在高檔粉和專用粉方面統領市場,追求規模效益,在一定區域內品牌頗佳,產品覆蓋面粉行業的各個層次。第二類是國有股份制企業,主要由糧食系統面粉加工廠和農墾(農場)系統面粉加工廠組成,這些企業占中國面粉企業25%左右,他們一般占有國家和地方的糧源優勢,但企業機制較為僵化,不具備有現代化管理特征的企業文化,創新意識和開發意識淡薄,雖占領中國大部分中檔面粉市場,但絕大多數企業舉步維艱。第三類是民營和鄉鎮面粉加工廠,這些企業占中國面粉企業70%以上,是面粉工業中規模最大的群體,他們使用中小型加工機組,設備簡單,產品質量無保障,許多采用家庭管理模式,這些加工點集中在小麥主產區,有小麥采購優勢,以低價位搶灘鄉鎮市場及城市中個體面食加工點(非規模性工業食品企業),基本上占有了鄉鎮市場及城市低收入階層市場。
近3年來面粉企業的整合,使不少國有企業面臨關、停、并、轉的局面,然而一部分企業已通過重組改造而獲得新生,眾多的鄉鎮小型面粉加工廠正在不斷減少。
在生產規模和發展上,呈現以下3點特征。
(1)通過兼并和改造,建廠的規模越來越大,由以前日加工200t小麥的規模向日加工500t、1 000t小麥的規模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生產規模日加工超過1 000t,小麥的面粉廠超過15家,從而實現高效、節能、降耗、綜合利用、降成本、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目標,這客觀上也符合企業發展的規律,代表了面粉行業的一種發展方向。
(2)面粉行業正在進行戰略轉移,即由銷區城市向小麥產區進行戰略的轉移(新建企業,特別是大中型面粉企業,幾乎都在小麥產區建廠),這樣不僅能降低面粉企業的小麥采購成本,提高面粉的市場競爭力,而且還能推動當地小麥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優質強筋麥、優質中筋麥、優質低筋麥的發展,逐步形成新的小麥產業鏈。但同時也形成各面粉企業爭控小麥原料的格局。
(3)誠信經營,品牌競爭。面粉企業在經營中,一頭要面對原糧的供應商,一頭要面對面粉的經銷商和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面粉企業要承諾信守,把企業信譽視為生命。突出自己的品牌獨特個性和內涵,擴大品牌的差異性,塑造優秀的品牌,是提高整體競爭力的基礎。因此,創品牌之路就是在市場競爭中發展的必由之路。
更多糧油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rldfitne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