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加入WTO,糧食的品質判定在儲藏中愈來愈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現行5糧油儲存品質判定規則6已將粘度作為判定稻谷、小麥等糧食品質的一個重要參數,因此保證粘度測定的準確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同一樣品使用不同型號的粉碎機、不同的糊化溫度、同一糊化液使用不同的毛細管粘度計,測定出的粘度結果出入較大。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標準,力求準確、科學地反映糧食粘度,針對不同型號粉碎機、不同糊化溫度、不同毛細管粘度計,在其它檢驗儀器相同和同一人操作的前提下,我們對粘度作了一系列實驗,以求找出最接近檢驗真實值的檢驗儀器和方法。
(一) 材料與方法
(1) 樣品2001~2003年產小麥和秈稻樣品數十份。
(2) 儀器
(3) 粉碎設備 JFSD100型電動粉碎機,轉速為1400r/min; JXFM110型錘式旋風磨,轉速為16800r/min,上海生產。
(4) 粘度測定儀 JNDY-?型粘度測定儀及配套糊化控制器,成都糧食儲藏科學研究所生產。
(5) 毛細管粘度計 內徑分別為0.8、1.0、1.2mm,常數不同的毛細管粘度計若干支。
(二) 測定方法
(1)按照GB5516-85的要求,首先將采集的數十份小麥和加工精度相同的稻米試樣平均分成兩份,然后將對應的兩樣品分別使用粉碎機、旋風磨粉碎,直至90%以上通過60目篩,再用60、80、100目篩進行篩分,將篩分、稱重過的樣品混合均勻,測定水分含量。稱取7.00g干物質的試樣,加入40~50e水200mL,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制備糊化液,選用適當內徑和常數的毛細管粘度計測定粘度,每一樣品重復測定3~4次,運用統計學原理進行數據處理。
(2)樣品糊化計時(開始沸騰)時間提前,沸騰氣泡大(即糊化溫度高),粘度值都偏大。其原因在于:不同糧食由于遺傳及環境條件的影響,形成結構及性質不同的淀粉粒,構成淀粉粒的淀粉分子間締合程度和分子排列緊密程度也不同,糊化溫度高,原本締合程度大、排列緊密的淀粉分子集聚體適當地再分開一些,從而形成更多的膠體質點,亦即粘度增高。
(3)毛細管粘度計內徑和常數
我們將同一份糊化液分別注入內徑相同、常數不同;內徑相同、常數相近;內徑、常數都不同的毛細管粘度計中,分別測定粘度,結果見表5。
(4)粘度計內徑、常數對粘度測定值的影響較大,即使選用內徑相同、常數很接近的毛細管粘度計,測定的同一樣品粘度也不同,這就要求雙試驗用同一支毛細管粘度計,而且毛細管的常數、內徑大小應適中(使糊化液流經上下刻度線的時間盡量在150~200秒),時間太短測量精度低,時間太長則使測量時間過長。
(三) 建議
GB5516-855糧食、油料檢驗 糧食粘度測定法6已頒布近20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認為國家應對粘度檢驗做出更為詳細具體的要求,以便統一操作者的眼光、尺度和操作,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可比性和重現性。
(1) 統一使用定型儀器
由上級主管部門指定使用某幾個固定廠家生產的粉碎機、粘度測定儀及配套糊化控制器。
(2) 統一操作
(3) 規定樣品制備的試樣用量、粉碎細度及具體篩分范圍。
(4) 對糧油檢驗人員進行培訓,統一眼光和尺度。
(5) 定期分發參照樣品,用以檢測各使用單位的操作誤差。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rldfitne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