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糧食烘干塔系統除塵系統的設計分析
糧食在收割,運輸,暫存過程中都會夾帶一些灰塵、沙粒、谷殼及破碎糧粒等雜質。而糧食在加工過程的流通過程中,這些雜質中的細微粒又極易飛揚到空氣中,影響工作環境,對生產人員身體產生很大危害;且在密閉的環境中,粉塵也容易引起爆炸。我國現階段使用的玉米烘干機工作流程大都是糧食傾倒進地坑,再由經提升機輸送進人烘前倉,再提升進人糧食烘干塔烘干,后由皮帶機輸送干糧。糧食在整個烘干系統的運輸過程中會夾帶雜質,且由于提升輸送過程中的撞擊擠壓等作用又會產生部分破碎粒,導致飛揚到空氣中的粉塵很多,嚴重影響工作環境,因此除塵系統必不可少。
1設計理論
糧食流通過程中除塵風網的組合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單獨風網,一種是集中風網。糧食烘干塔流程中所需除塵的設備較少,且每個吸風點的所吸雜質相同,各個設備與吸點很容易組合一起,適合采用集中風網的形式。
2.除塵設備的選擇
(1)旋風除塵器。原理是使含塵氣流作旋轉運動,灰塵因離心力從氣流中分離碰到器壁后靠重力作用落人灰斗,潔凈空氣下旋到出口排出。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安裝和維護管理,成本費用較低,所以應用比較廣泛。
(2)布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是利用纖維織物的過濾作用對含塵氣體進行過濾的裝置。但是,隨著粉塵在濾料表面的積聚,除塵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應的增加,當濾料兩側的壓力差很大時,會把有些已附著在濾料下的細小塵粒擠壓過去,使除塵器效率下降,并且除塵風量變小。
3.吸塵口的選擇與位置確定
確定好糧食烘干塔的工藝流程后,確定吸塵口的位置:烘干系統糧食流動過程中,一般在糧食卸料(卸糧坑或者卸糧地溝)、糧食初篩后進烘前提升機、烘后糧食輸送和提升等位置均需要設置吸塵口。以玉米烘干系統為例。根據工藝流程確定此烘干系統所需風網管路分支共4段,吸塵點共8個。此烘干工藝卸糧裝置為地溝輸送,由于一般地溝輸送機處粉塵相對較小,且支路管線較長,所需吸塵點多,對整個除塵風網動力分布影響較大,一般地溝輸送可不設吸塵點;若為普通地坑卸糧,可考慮設一個吸塵點。吸塵罩的形狀有方形或者圓形,為方便安裝和密封,一般采用方形吸塵罩。
4.風網管路設計
沙克龍位置一般由烘干設備工藝設計時確定好,沒有特殊情況位置不在變動。風管在下空分布時為繞開障礙物,若沙克龍吸口位置低,風管走向難免會下下起伏,為避免此現象,一般沙克龍吸塵口高度為3m左右。
(1)阻力平衡問題。在風網設計過程中,風網的各個支路應達到阻力平衡,否則會產生阻力大的管路吸塵效果差甚至不工作的現象。若某一支路線路長且吸塵口多而集中,應加大管徑或在其他支路增加插板用以增加阻力。
(2)線路盡量最短。在不與烘干設備發生干涉的J清況下盡量走直線,取最短的風管路程。
(3)盡量減少彎頭個數。為減小彎頭帶來的阻力,在路線走向合理的情況下減少彎頭數量。
5.總動力的確定
確定好吸塵口的個數和位置,畫出精確的風網樹狀工藝圖紙,確定各設備及管路的吸塵阻力和吸風量。W風速的選擇。風管中風速應適宜,若風速過低,管道內灰塵容易滯留,在彎頭處易造成堵塞。若風度過高,也就是風機選型過大,又造成浪費。一般烘干系統除塵風網的風管風速為V=14~20 m/s,初選風速為15m/s。
6.設計結論
經各個烘干現場的實際驗證,此配置的除塵風網結構使得烘干現場環境得到很好的改善。且通過對烘干系統的除塵風網的設計過程進行簡單的分析,總結出了適用于一般烘干系統的風網結構,希望對烘干機生產企業改進技術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