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柴油企業縮水九成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2-10 18:33:54
摘要:家在生物柴油方面出臺了一些指導性、扶持性政策,但到了地方,執行起來就不是很理想了。” 楊麗鴻無奈地表示。
“看上去很美”的生物能源作為石化能源的替代品一度成為業內焦點。而《中國企業報》記者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生物柴油發展的黃金期,國內涉足企業數量一度達到了300多家,而截至目前,這一統計數據縮水了十分之九。 “現在國內生物柴油生產廠家全線生產的就剩下30家左右了,其他的廠家基本都已經是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了。” 成都益優生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麗鴻告訴記者,原料供應、銷售市場、政策扶持都是造成多數生物柴油生產廠家停產的原因。 “目前公司設備運轉率還不錯。設計能力為年產4萬噸,平均日產量能達到80噸,但實際上,能真正進入市場上的生物柴油僅有30噸,其余的只能當化工原料。”楊麗鴻說,主要是由于無法進入銷售環節。“每天30噸也只能進入民營加油站。” 據了解,生物柴油具備0號柴油的性能,我國《可再生能源法》也確定了其合法地位。但現實是,生物柴油始終無法通過合法渠道進入中石油、中石化的銷售網絡,廠家大多是自己尋找銷售路徑。 “今年情況還不錯,目前公司基本能達到收支平衡,雖然不掙錢,但好歹不賠。”楊麗鴻告訴記者,今年公司的經營狀況比往年要好一些,這是因為,2012年下半年,公安部門對地溝油進行整治,使得公司原料的供應情況出現較大好轉。 “生物柴油的各種指標與石化柴油一樣,采用生物柴油的汽車,其尾氣中有毒有機物排放量僅為石化柴油的10%,顆粒物僅為20%,一氧化碳排放量(有催化劑時)可減少95%,且無二氧化硫和鉛等排放。”楊麗鴻說,“對降低大氣污染有很好的作用。” 記者還了解到,國內很多車主對生物柴油并不“感興趣”,原因在于擔心生物柴油對汽車造成損害。 “其實不僅僅是車主,很多地方政府對生物柴油的性能、優缺點也不是很了解,雖然國家在生物柴油方面出臺了一些指導性、扶持性政策,但到了地方,執行起來就不是很理想了。” 楊麗鴻無奈地表示。 和生物柴油生產企業一樣,原料和政策的問題同樣困擾著生物天然氣生產企業。 程序,是被稱為“中國首家日產萬方車用生物燃氣工程”——安寧車用生物天然氣工程的直接參與者。該項目的成功運營,使他對生物天然氣產業的未來很有信心。 “依據我國的現實情況,生物天然氣的開發前景遠高于煤層氣、致密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程序說,生物天然氣的開發潛力巨大,保守估計,每年約有1500億立方米的體量。根據國家能源局下發的《生物質“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時期我國生物質能供氣的目標為220億立方米,其中沼氣用戶目標為190億立方米,大型農業剩余物燃氣、工業有機物廢水和污水處理廠污泥等沼氣的目標僅為30億立方米。 雖然潛力巨大,但不得不承認,我國對生物天然氣的利用僅處在示范、試點階段,離商業化推廣仍有距離。 “與市場化尚有很大的距離,這主要受制于多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廠家生產無法獲得持續的或廉價的原料,缺少手段將很多廢料集中加工利用;二是產業發展規模較低,前端的生物化工業制約較大;三是生物能源扶持政策不配套,導致行業起步很緩慢。”資深能源專家周勇剛坦言。 周勇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只有通過國家層面的政策引導和扶持等方法,大力推廣生物能源,讓全社會更加了解生物能源的價值和前景,從而才能推動項目產業化。 隨著全球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所出現的問題,發達國家把生物質能源作為重點能源予以重視。在環保的壓力下,在價格的比較上,生物能源遠比風能、太陽能更加環保、經濟,所以已經成為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首選。 專業表示,相對于歐美通過投資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促進生物柴油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相關領域尚缺乏通過稅收、投資補貼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