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互掐”到底吵吵點啥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28 22:08:02
原央視名嘴遇上歷盡艱險的打假斗士,崔永元和方舟子終于因轉基因狹路相逢。轉基因爭議只是一個表象,助推爭議升級的,是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焦慮、對權威機構和專家的不信任和對生存環境的擔憂。
獅虎相爭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孩提時,我們最常疑問的也許就是:老虎和獅子,哪個更兇猛?
長大后得到的答案令我們失望,大自然環境中獅子老虎無法相遇,故是個偽題。
如今,互聯網讓什么不可能的都成了可能。
方舟子,打假斗士;崔永元,熒屏名嘴。看似風馬牛不糾結的,偏偏如獅虎相遇,殺聲震天——方崔罵戰,口水盈天,那真是網民狂歡解乏的精彩日子啊。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論尖酸刻薄,詭慧急智,兩位都是頂級的,只不過一個總是讓人暴笑而一個總是讓人暴怒。河北的,福建的,一個北派,一個南派,關公真的戰上了秦瓊。
從隔空拌嘴升級到“問候”家長;從彼此“經濟問題”活活被扯出,直到大興訟事,走上法庭。這事兒聽起來真是外焦里嫩,黑色荒誕,卻真實地在微博的T型舞臺,上演了。
引發兩個老男人戰爭的導火索是“轉基因”——用了十年時間,轉基因在中國從冷僻術語變身社會熱詞。
如今只要舉牌:“轉基因”!你就不得不“站隊”,要么“挺轉”要么“反轉”——誰“不偏不倚”,誰就是為人不屑的“騎兵”……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原本一個冷冰冰的科技問題,竟然弄成全民熱點,全民站隊,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是“謝家寶樹,偶有黃葉”,還是“彌天謊言,包藏禍心”呢?
突然想起這么一句話:科學就像高壓鍋。壓力太大的時候自己就熟了。(主筆胡展奮)
“轉基因互掐”到底吵吵點啥
原央視名嘴遇上歷盡艱險的打假斗士,崔永元和方舟子終于因轉基因狹路相逢。
轉基因爭議只是一個表象,助推爭議升級的,是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焦慮、對權威機構和專家的不信任和對生存環境的擔憂。
記者|黃祺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崔永元和方舟子,兩個中年男人,為一個科學問題“掐上了”,從通過微博隔空拌嘴發展到“問候”家長、扯出經濟問題,直到走上法庭。這事兒聽起來真有些荒誕的味道,卻真實地上演了。
引發兩個男人戰爭的導火索是“轉基因”——用了十年時間,轉基因在中國從冷僻的科技術語變身社會熱詞。
如今只要與人討論轉基因,你就不得不“站隊”,要么“挺轉”要么“反轉”要么“中立觀望”,總之,你無法忽視它的存在。爭論發展到今天,“轉基因技術”和“關于轉基因的爭論”已經變成幾乎不相關的兩回事,前者有辦法客觀評價,而后者,則關乎每個人對“風險”的看法,對“效率”的看法,乃至于人生觀、世界觀。
轉基因爭議只是一個表象,助推爭議升級的,是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焦慮、對權威機構和專家的不信任和對生存環境的擔憂。
如果靜心回顧歷史,每個重大新技術的出現,都曾對當時的社會帶來困擾,比如電的應用,比如飛機成為交通工具,比如疫苗。人類社會總是在權衡技術帶來的效率和風險之后,做出一個集體理性的選擇,絕大多數情況下,技術的進步不可阻擋。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當然,如今的社會已經進入現代文明,更多人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是在為“集體的理性”出力。
但是,如果表達觀點的人太少專業知識或者太多意氣用事,事關技術與社會進步的討論,只會淪落為一出鬧劇。
一句話引發的戰爭
那些不會上網的老觀眾一定無法理解,崔永元怎么會跟轉基因扯上關系,又怎么會和一個叫方舟子的人打起口水仗來,并將打上法庭。
1月21日,方舟子的代理律師彭劍向記者證實,北京海淀法院已經立案,開庭時間等待通知,根據他個人的經驗,春節前不會安排開庭。方舟子在訴狀中以崔永元多條微博言論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要求對方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0萬元。
法院收到訴狀的當天,崔永元身在日本,正以個人身份調查轉基因,他要搞清楚日本人到底怎樣看待轉基因,還將拍攝紀錄片。
此前的2013年12月20日,崔永元從美國回到北京,美國之行的目的也只有一個——美國人怎么看待轉基因,他們吃還是不吃?在機場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崔永元稱赴海外調查完全自費,同時他發表了自己對轉基因最基本的看法:“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科學家是有爭議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作為普通的老百姓,又不懂這個事情,最好不要讓我吃;或者給我一個選擇的權利,可以吃,可以不吃,不能剝奪我選擇的權利。”
崔永元如此執著地與轉基因較勁,完全拜方舟子“所賜”,崔方二人在微博上關于轉基因的論戰硝煙四起。機場發布會將原本在網絡上展開的罵戰拉到了網下,由于崔永元的知名度,轉基因辯論在中國再一次迎來高潮。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崔永元,全國人民喜愛的原央視主持人,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央視訪談節目《實話實說》的火爆,主持人崔永元的名字家喻戶曉。觀眾們熱愛這位一臉壞笑的小伙子,也信任他實話實說的個人品質。2002年,崔永元退出《實話實說》并自曝患上抑郁癥,沉寂數年后,崔永元復出并開始從事電影史的整理并制作相關節目。
2007年之前,崔永元還是電視圈、文藝界的崔永元。2007年后,中年崔永元進入公益領域,他的名字開始與各種社會事件聯系在一起,比如給鄉村教師提供培訓機會,比如請在水災中勇救司機的農民工吃飯。這個時候,正逢中國互聯網社交媒體興起,崔永元與社會互動的渠道從電視轉向網絡,他自己也積極經營微博并延續自己的影響力,成為擁有千萬“聽眾”的大V。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如今追溯,崔永元正式參與轉基因討論,源于微博上的一句話:“你可以選擇吃,我可以選擇不吃。你可以說你懂‘科學’,我有理由有權利質疑你懂的‘科學’到底科學不科學。你可以說我白癡,我也可以說你白吃。”這條微博發布于2013年的9月8日的下午,針對的是一次轉基因玉米的試吃活動。媒體在報道這次活動時寫下一句話:“活動發起人、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品嘗轉基因玉米雖無科學研究價值,但有科普價值,應當創造條件讓國人可以天天吃轉基因食品。”顯然是這一句話,激起了崔永元的“斗志”。
很快,方舟子在微博上回應:“你當然可以選擇不吃,但是不要傳謠阻礙中國農業技術發展。我科普的是各國際權威科學機構認可的科學,你根本不懂,有何資格質疑?”
方舟子,比崔永元小4歲,科普作家,生物化學博士,十多年來以“打假”聞名于世。在轉基因爭論中,方舟子一直堅持轉基因技術的正面作用,寫無數文章力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主流科學家的認可,是國內“挺轉”的代表。
就因為這一句話,兩個60后男人正式“宣戰”。
半路殺出崔永元
在轉基因爭論中,崔永元看起來像是半路殺出的“新人”,但追溯歷史,十多年前,崔永元就開始參與跟“科學”有關的爭論。
十多年前,中國社會曾風行各種“特異功能”、“神功”,崔永元制作了幾期《實話實說》特別節目揭露偽科學,方舟子還曾作為嘉賓被邀請到演播室。彼時,崔永元、方舟子、司馬南等人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
在此以后,崔永元和方舟子幾乎沒有交集,一個鉆進了“故紙堆”沉迷口述歷史,另一個高舉打假大旗四方拼殺。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方舟子最近一個打假對象是明星林志穎,他揭露林志穎代言的膠原蛋白產品虛假宣傳,此事目前尚無結論。最近幾年方舟子的“戰果”還包括質疑韓寒作品由他人捉刀、質疑唐駿學歷造假、質疑武漢醫生肖傳國的“肖氏手術”效果。
因為打假,方舟子“樹敵”無數,2010年,方舟子在回家路上遇襲,有人從背后用鐵錘砸傷他的腰部。后來警方破案,竟然是肖傳國雇兇襲擊方舟子,肖傳國以尋釁滋事罪被判拘役五個半月。
原央視名嘴遇上歷盡艱險的打假斗士,崔永元和方舟子終于因轉基因狹路相逢。司馬南1月18日凌晨在微博上寫下文章透露,崔方二人的這次“相逢”,與司馬南脫不開關系,司馬南當初參加了轉基因玉米的試吃,崔永元很可能因此才關注到這一活動。
崔永元參戰轉基因辯論,幾乎是帶著魚死網破的氣勢。機場發布會上,崔永元透露,與方舟子的論戰是他離職央視的導火索,“我這次要跟方舟子弄,絕對是違背臺里的規定,不辭職,也得讓我走,所以干脆辭了跟他干。”能以辭職為代價參加罵戰,崔永元這次真是動了“肝火”,罵戰持續至今4個多月,到了后期幾近脫軌,辯論的主題從轉基因蔓延到對各自經濟問題的質疑,甚至“問候母親”。
轉基因爭論在中國已經持續十多年,公眾最早接觸的關于轉基因的信息,并非來自科學界,而是以“綠色和平”為主的民間機構和一系列官司。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綠色和平”是一家活躍的國際性環保組織,對轉基因技術持反對態度,這家機構最早通過中國媒體宣揚反對轉基因技術的聲音,那個時候,國內媒體記者大多還是第一次聽說轉基因這個詞語,更無從談起對它的了解。
另一個引發關注的事件是上海消費者起訴雀巢公司的案件。2003年,上海消費者朱燕翎將雀巢公司告上法庭,她發現為自己孩子購買的雀巢巧伴伴中,使用了轉基因原料,而雀巢公司沒有在產品包裝上注明,朱燕翎認為雀巢公司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轉基因技術就這樣以負面形象進入中國公眾視野。
很長一段時間,質疑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一方顯然在輿論上占據上風,直到最近幾年,從事轉基因技術研究的科研機構才開始回應各種質疑,并試圖發出自己的聲音。
去年7月13日,華中農業大學大張旗鼓地舉辦了一次轉基因大米資源品嘗活動,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是中國轉基因水稻技術的領軍人物,他的團隊獲得了迄今為止中國僅有的兩份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試吃活動由北京市科技記者協會與高校聯合舉辦,為轉基因技術正名的目的顯而易見。科學家們在活動上抱怨說,盡管領取安全證書已經4年,2014年即將失效,但在輿論影響下,主管部門一直未能給商業種植開綠燈。
在崔永元加入之前,轉基因爭論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引來小小的高潮,而崔永元的加入,顯然是在從未冷卻的爭論上火上澆油。
“反轉”與“挺轉”
如果從純技術的角度解釋,轉基因技術(GeneticallyModified,簡稱GM),是將基因片段轉入特定生物中,并最終獲取具有特定遺傳性狀個體的技術。沒錯,它就是個冷冰冰的技術,本身沒有是非對錯。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真正讓人們不安的,是被轉基因技術改造過的食品是否安全。轉基因技術如今已經被應用到農作物品種的改良上,比如讓大豆抗除草劑,讓棉花、玉米、水稻抗蟲等等。轉基因技術的使用,使得農作物產量提高,農藥使用減少,從農業生產的投入和產出來說,轉基因技術帶來的是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從轉基因農產品(000061,股吧)播種面積來看,中國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茅,但主要種植轉基因棉花,食用的農產品中只有木瓜。當然,中國的進口大豆,主要以轉基因大豆為主,因此國人的飲食中,難以避免轉基因作物。
以大豆為例,轉基因大豆由于生產成本低,價格上占據優勢,便宜而出油率高的轉基因大豆很快占領了國際市場。2013年年初,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曾介紹說;“中國進口的轉基因農產品主要集中在大豆上,去年我們進口了5838萬噸的大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轉基因的大豆,它主要來自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大豆最主要是兩個用途,一是榨油,就是我們吃的大豆油和調和油中都有一部分是大豆榨出來的油。榨油之后的餅粕,是養殖業中飼料的最重要的蛋白質——植物蛋白的來源。”
但反對轉基因技術的一方則從另一個側面審視轉基因技術: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對于普通公眾來說,最能引起共鳴的當然是前者。
擔心轉基因食品安全的人通常持有這樣的邏輯:轉基因食品是一種全新的食品,沒有經過長期的檢驗,怎么知道它會不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如果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尚無定論,為什么要讓我吃?
所有反對發展轉基因技術的人,被統稱為“反轉”派。崔永元加入論戰之前,“反轉”陣營的代表除了“綠色和平”組織,還有蔣高明和陳一文。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蔣高明是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他撰文描述自己的研究工作是“不用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添加劑、轉基因所謂的六項現代農業技術,將農民手里的低產田變成了高產田(小麥玉米周年畝產2000斤糧食以上)”。陳一文在微博上描述自己的職務是“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顧問”。除了以上幾位代表,網絡上很多“反轉”言論來自匿名網友。
相較而言,“挺轉”陣營里擁有生物技術背景的人更多一些。最支持發展轉基因技術的,首先當然是從事轉基因研究的科研人員,其中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是代表人物。2013年10月,張啟發透露有61名院士聯名寫信給國家高層建議推動轉基因水稻種植產業化。
具有國際威望的科學家饒毅也是“挺轉”隊伍的一員。饒毅,博士、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前院長,專業領域是“細胞遷移的分子機理及其在控制腫瘤轉移的應用”。
饒毅因為參加方舟子的頒獎活動,被崔永元問“有良心不”,饒毅隨后在博客中撰文《答崔永元先生》:“崔先生可能不知道,在轉基因方面,不僅我的觀點與方舟子相似,全世界學過分子生物學的絕大多數都與他觀點相似,這不是支持某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人、絕大部分懂得分子生物學的人,觀點都相似。”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科學家并非“挺轉”派中活躍的發言者,真正長期撰文支持轉基因技術的,是方舟子、云無心等科普作者,而后兩人都有生物學學歷背景。
“挺轉”陣營雖然在學術背景上占上風,但這些人的科研背景也給對手留下了批評的理由:在“反轉”派看來,科學家們支持轉基因技術,都是利益訴求作怪。
當然,“挺轉”陣營也有自己的軟肋,為了避免被對手批評“外行”或者“意氣用事”,“反轉”陣營一直極力塑造自己理性、冷靜的形象。盡管崔永元本人不認可自己是“反轉”派,但顯然輿論已經把崔永元當成了“反轉”帶頭人,只可惜,崔永元目前的表現,恐怕很難為“挺轉”陣營多年的努力加分。
“他要在微博上再說難聽話,我也說。我晚節不保,我不要以前的好形象,我才不端著呢,那不是我。我有‘土匪’的一面。”崔永元正在網絡罵戰中踐行自己的“土匪”論。
到底在爭論什么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我們爭論轉基因的時候究竟在爭論什么?在中國,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生物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非常專業化的程度,如果不是轉基因技術的專業人士,其他人很難判斷這種技術的利弊。這就像一個人如果得了重病,醫生很難向病人解釋治療方案的原理,病人能做的,唯有相信醫學界對這種治療方案的共識和醫生的專業水平。
“這種爭論來源是對風險的認識問題,而不是風險本身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代表阿瓦·艾達拉(AwaAidarakane)博士代表世衛組織日前接受了中國媒體的采訪,她供職于世衛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部門,其中一個研究領域就是轉基因。
阿瓦·艾達拉的說法更像是個哲學命題,事實上,關于轉基因的討論離不開整個社會環境。中國記者問阿瓦·艾達拉是否會消費市場上的轉基因食物?阿瓦·艾達拉回答說:“當我去超市買東西時,我對我所在地市場上的食物很有信心。我相信既有的系統。如果你在一個你信任的國家生活,你可以自由地購買任何食物產品,無論是否轉基因。這是非常重要的:消費者必須能夠相信所處的系統。”
可是,在中國,一旦提到信任,問題就來了。崔永元曾經在微博上評論原鐵道部高官張曙光自曝賄選院士事件,崔寫道:張曙光花2300萬差一票沒當上院士,多一票就成了“權威”,這樣的“權威”多了,就能組成一個新的“權威機構”,當然,不花錢也能有別的“方”法。
崔永元的評論,代表了當下社會懷疑論者普遍的心態,由于社會亂象頻出,公眾對權威、科學家、主管部門官員的信任日漸下降。如果權威們不可信任,那么,我們怎么去信任權威們所說的“轉基因食品安全”這樣的結論呢?
特別是在經歷了毒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公眾對食品安全異常敏感,面對轉基因食品,“能不吃就不吃”成為大多數人的信仰。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正是因為這樣的社會心理,在中國,要求轉基因食品強制標注的呼聲一直很高。按照中國現在的規定,轉基因初加工食品,即不改變原始形態的食品,例如面粉、食用油等,都必須進行強制性的定性標注,但對面包、蛋糕、餅干、疫苗、生物制劑等轉基因的深加工產品,并沒有強制標注的規定。歐盟規定只要轉基因占比超過0.8%,就必須在食品外包裝進行定量標注,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而美國因為對是否轉基因采取自愿標注原則,90%的轉基因食品目前并沒有明確標注。但是,很多中國消費者期待更廣泛的標注,以實現自己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但如果仔細追究,要想用標注的方法來避免轉基因食品,幾乎是不可能的。設想,如果所有以轉基因作物為原料的食品都需要標注,那么,一家餐館出售的一盤菜如何標注?
既然轉基因行業內專家不可信任,憂心忡忡的消費者開始從他們認為更加客觀公正的“第三方”那里尋找答案,雜家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常常被要求回答是否支持轉基因技術。
袁隆平一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經過上世紀70年代全國范圍內的宣傳,袁隆平作為權威科學家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挺轉”與“反轉”僵持不下的時候,很多人希望袁隆平能表達自己的態度。遺憾的是,很長一段時間,袁隆平對轉基因技術的表態面容模糊。
不過,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談話中,這位老科學家對轉基因技術表現出肯定的態度。1月10日袁隆平在接受采訪時說:“轉基因技術是目前的尖端技術,我認為轉基因及轉基因所屬的分子技術將是未來發展方向。轉基因技術不能一概而論,不能一聽轉基因就覺得很可怕。”袁隆平還表示,他將身體力行支持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自己也愿意試吃轉基因作物。
公眾的擔憂也為市場提供了商機。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2013年10月25日,甘肅張掖市出臺轉基因種子“禁令”,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個明令禁止轉基因種子的地級市。玉米制種是張掖市的重要經濟產業,張掖同時也是玉米種植重地。2012年,張掖的玉米種子種植面積達102.53萬畝,占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的23.5%;產量4.61億公斤,占全國40%以上。
張掖的規定引起輿論嘩然,在媒體的追蹤報道中,張掖出臺禁令的動機昭然若揭。張掖宣傳部門的一位官員告訴媒體記者:“張掖是一個農產品的品牌,我們要把它‘宣傳’出去,并‘保護’起來。”
張掖禁令出臺不久后,甘肅省相關部門似乎從中獲得了“靈感”。甘肅省食藥監局發出通知,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從2014年3月1日起,將在全省范圍內試行專柜銷售轉基因食品,要求在轉基因食品銷售柜臺或貨架處顯著位置設置提示牌,提示牌內容為“轉基因食品專柜(專區)”
在崔永元的微博上,報道甘肅的這則新聞被“置頂”,這樣的做法顯然甚合他意,只可惜,甘肅政策的動機是否如崔永元一樣為了食品安全、消費者知情權,卻很值得懷疑。
崔永元與方舟子的爭論,如今已經走出轉基因范圍,而中文世界的轉基因爭論,也早已走出科學的范圍。
轉基因爭論,折射出足夠豐富的中國社會現狀,多年后回望,會不會啞然失笑?
鏈接:
小番茄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野生的番茄大概就是那么小的,而且很酸很澀,根本無法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番茄都是作為觀賞植物的。
所以,如果你要懷疑,應該懷疑現在吃的那么大個的番茄是不是轉基因的。當然大番茄也不是轉基因的,在15世紀的時候就有大番茄了,這個也是栽培選育出來的。
現在市面上的小番茄正式叫法是櫻桃番茄(CherryTomato),經過育種后比其野生祖先要好吃得多,而且沒有那么嬌氣,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種。
切開后會變黑的土豆
土豆為什么會變黑?土豆切開發黑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參與者是氧化酶、多酚類物質和氧氣。在完整的土豆細胞中,氧化酶們和酚類底物空間距離上遠離彼此,所以相安無事。當用刀切開土豆時,土豆細胞被破壞,多酚類物質作為底物,和多酚氧化酶等酶類接觸,在氧氣中酚類物質被氧化成醌,醌的多聚化以及它與其他物質的結合產生黑色或褐色的色素沉淀。
這整個反應叫做土豆的氧化褐變反應。而土豆氧化褐變反應的程度,與土豆品種、種植儲藏條件、切開后所處的溫度和時間都有關系。
世界范圍內,的確曾有兩種轉基因土豆被投入市場,但是它們都和抗褐變無關。這兩種土豆一種是美國的Bt土豆,一種是歐洲的Amflora土豆。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不能留種的作物
作物能否留種只取決于育種的方式,和轉基因技術沒有關系。使用了雜交技術、利用了雜種優勢的種子就不適合留種。并非所有不能留種的種子都是轉基因種子,從技術角度來說,轉基因作物也并不是都不能留種,只是在一些國家,由于存在法律協議,讓農民不要留種。
甜玉米
中國油脂雜志社,中國油脂網,www.chinaoils.cn,油脂設備;糧油機械;食用油;植物油;棕櫚油
甜玉米是傳統育種技術的產物,和轉基因技術沒關系。當然,經過轉基因技術改造,以增強抗蟲抗除草劑特性的甜玉米確實有,但是并沒有被批準在中國種植。目前我們在國內買到的甜玉米不大可能是轉基因甜玉米。另外,在美國,轉基因甜玉米并不是用來喂動物的,美國人也愿意并實實在在地在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