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檢測項目種類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29 14:06:18
飼料用油為高能量飼料。由于價格高,市場上的飼用油摻假現象嚴重。被檢出的摻假物主要有水,溶點較高的動物油中還檢出面粉和食鹽。對油脂要檢測的項目都有哪些?一下做一解釋。
1.總脂肪酸:此系包括游離脂肪酸及與甘油結合之脂肪酸總量。動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其量通常為92%—94%。油脂能量大部分系由脂肪酸供應,因此總脂肪酸量為能量值之指標。
2.游離脂肪酸:脂肪分解后會產生游離脂肪酸,故其量可做為鮮度判斷之根據,完全飼料所用油脂一般約在15%—35%。在營養上而言,游離脂肪酸對動物無害,但太高的游離脂肪酸表示油脂原料不好,對金屬機械、器具有形蝕性,而且會降低嗜口性。
3.水分:油脂中含有水分,不但引起加工設備的腐蝕,同時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產生游離脂肪酸,加速脂肪之酸敗,并降低脂肪之能量含量。
4.不溶物或雜質:包括纖維質、毛、皮/骨、金屬、砂土等細小顆粒無法溶解于石油醚之物質。這些物質沒有能量價值,而且會阻塞篩網和管口,或在貯存椅造成沉積。其量應限制在0.5以下。
5.不可皂化物:包括白酶類、碳氫化合物、色素、脂肪醇、維生素等不與堿發生皂化反應之物質,大部分成分仍有飼用價值,對動物無不良影響,但其中蠟、焦油等則無營養價值,甚至有些成分對動物有害,如水腫因子。
6.酸價:酸價雖測定容易,但通常不能單純以之評價油脂品質,須配合其他方法供簽定。油脂酸價之提高,部分由于油脂水解而生成游離脂肪酸,部分由于過氧化物的分解所產生羥基化合物再氧化而生游離脂肪酸,因此游離脂肪酸生成機構隨條件而異,不易做為油脂氧化程度的判斷指標。
7.過氧化價:羰氧化物系在油脂氧化過程中生成,該過氧化價可做氧化程度判斷。但過氧化物在水中的存在或高濕下甚易分解,因此油脂氧化至某一程度后,過氧化價反而會降低。因此我們應了解,過氧化價==所存在過氧化物量與分解量之差,故需配合其他氧化測定方法,以利品質之正確判斷。
8.羰基化合物:測定油脂中經酸敗而產生的羰基化合物含量,亦為判斷油脂氧化程度的一種方法。
9.TBA試驗:通常TBA與上述油脂氧化生成物作用而呈紅色,于530毫米下測吸光度,可供酸敗程度之鑒定。TBA試驗可測出丙二醛含量,丙二醛乃油脂氧化過程中第二階段產物,故本試驗無法測出初期氧化變化,加之丙二醛本身亦不穩定,可再氧化變成丙二酸人造成氧化與否之誤判。
10.Kreis試驗:此為醛類及酮類化合物之簡便呈色反應,可做油脂氧化變質與否之定性反應。
11.AOM:系將油脂保持一定高溫而通入定量空氣以促進氧化而評價。油脂之穩定性以過氧化價達到某一定值所需時間來表示,不同種類油脂有不同過氧化物標準,通常對植物性油脂之過氧化物標準為100meg/千克;對動物性油脂則為20meg/千克,并以不超過20小時為飼料級油脂規格。由于AOM測定系采用光電比色法,對某些顏色較深之飼料級油脂而言,其有效性雖有待商榷,但仍不失為最佳之方法。
12.安全性及其他:農藥、多氯聯苯、殺蟲劑、氯戴奧興及其他具毒性物質均可能移行油脂中,為防止可能之中毒,應行李一伯二氏反應及Hdphen反應及其他試驗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