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色原料油的質(zhì)量
來源: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5-04-29 21:53:45
影響油脂脫色的因素——脫色原料油的質(zhì)量,詳細解析如下:
1.水分
油脂脫色時,當吸附劑加入時吸附劑的活性中心首先吸附油中所含水分,隨著脫色溫度的升高,其所吸附水分的蒸發(fā),吸附劑脫空出表面積對色素進行吸附。在脫色前,必須在真空條件下進行脫水,使脫色原料油水分控制在1%左右為宜。
2.磷脂含量
油脂吸附脫色是利用吸附劑具有很大的表面活性,通過化學鍵力和分子間引力對油中的色素進行吸附分離使油脂脫色。若脫色油前處理效果不好,油中磷脂含量較大時,脫色效果差,吸附劑用量將增加,并影響脫色過濾。
3.殘皂量
脫色原料油前處理過程中,若水洗效果不好,油中殘皂量較大,或部分油溶性皂的存在,因其本身無固定外型,黏性大,具有較強的極性基團,在進行脫色時,加入吸附劑后,這部分殘皂就會首先與吸附劑結(jié)合,占據(jù)吸附劑的一部分活性表面,從而降低脫色效率,或增加吸附劑的用量。
4.金屬離子
原料油中由于含有微量金屬離子Fe2、Cu2、M、Ca2等,特別是Fe、cu2離子,它們的存在不僅對油脂起催化氧化作用,而且還容易與油中的微量磷脂生成復合性非水化磷脂和油溶性皂,這些生成物都是含有金屬離子的強極性基團。在脫色時,吸附劑中的H很容易被游離的金屬離子或含有金屬離子的極性基團所取代,占據(jù)吸附劑的部分活性表面,降低吸附劑的活性,使吸附劑對色素的有效吸附面積減小,從而導致吸附劑對色素的吸附能力下降而影響脫色效果。
5.氧化程度
脫色前,由于原料油部分已經(jīng)被氧化生成氫過氧化物,脫色時由于吸附劑的加入,對油脂起一定的催化氧化作用,又使得油脂的不飽和雙鍵斷裂形成醛類、酮類和醌類等極性低分子的氧化產(chǎn)物。這些分子極易與吸附劑表面帶有的電荷進行離子交換,即很容易被吸附劑吸附原料油的氧化程度越高,這些氧化產(chǎn)物越多,吸附劑的表面活性就會降得越低,因而對脫色效果的影響就越大。加上油脂氧化后固定色素的生成,造成脫色更加困難。
影響油脂脫色的因素包括脫色劑、脫色原料油的質(zhì)量等。上文詳細講述了脫色原料油的質(zhì)量影響油脂脫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