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簡介內容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30 12:10:10
油脂簡介內容:
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都在使用油脂。例如,生活在地中海地區的人們在使用橄欖油,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們使用棕櫚油和椰子油,而北歐地區常使用的動物油脂、牛脂、羊油和黃油,食用油的生產和貿易非常有限。隨著人口的增長,對食用油脂的需要也不斷增加,油和油籽也成為商品,在世界范圍內進行買賣。在全球化市場中通常進行貿易的油類有可可油、椰子油、玉米油、棉籽油、豬油、棕櫚油及其分提物、花生油、豆油、葵花籽油等。
食用油的需求量隨世界人口的增長而不斷增大。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人們不僅消費量增加,而且越來越注重。因此,食用油產品的需求在不斷增大,而且人們也更注重油的質量和品種,這些都成為市場貿易中的主要因素。
油脂的物理特性:油和脂不同,室溫下通常脂是固態,油是液態的。
化學性質:油脂是甘三醇和脂肪酸的結合物。甘三醇分子含有三個獨立的可以分別連結一個脂肪酸分子的碳原子,因此通常稱油脂為甘三酯。
油脂通常是液體混合物。它們主要組成是三脂肪酸甘油酯(通常稱甘三酯),和少量的二脂肪酸甘油酯(甘二酯),一脂肪酸甘油酯(單甘酯)和游離脂肪酸,有及小分子物質,如色素、甾醇、碳氫化合物和脂溶性維生素(A、D、E、K)。
一、食用油
食用油可以從植物(植物油)和動物體內獲得。
植物油:從植物中提取得到,例如,從種子(菜籽、大豆、葵花籽、紅花籽、棉籽、芝麻籽)、谷物(玉米、大米)、堅果(椰子果、花生果)、水果(棕櫚果、棕櫚仁、橄欖)。
動物油:來源于動物體,豬脂(豬的脂肪)、牛脂(奶牛和綿羊的乳脂)和黃油(乳脂)。
海產油:魚油。
二、植物油的簡要介紹
豆油:來源于大豆植物的種子,豆油有多種廣泛的用途和制取工藝。
1、精煉損耗低;
2、天然的冬化油或色拉油;
3、當進行氫化和分提時有助于形成在的利于過濾的結晶體;
4、根據碘價不同使得氫化豆油有更為廣泛的用途;
5、含有高的人體必須的脂肪酸。
葵花籽油:來源于葵花籽.毛葵花油琥珀色很淺,精煉后黃色變淡。通過精煉除去不愉快的氣滋味。
棉籽油:來源于棉籽。
棉籽油中的棉酚、磷脂、甾醇、樹脂、糖和相關天然色素等的含量超過2%。所有這些成份在精煉過程中被除去。
玉米油:來源于玉米。玉米胚中富含油,首先從干法或濕法的過程中分離出仁,并且把油從原料中分離出來。從玉米胚中提取油的過程是通過干法或濕法磨粉工藝。
棕櫚油:來源于油棕樹上的棕櫚果肉。
棕櫚仁油:來源于棕櫚果的核仁。
椰子油:來源于椰子核中。
椰子油是一種價格昂貴的油,通常比其它植物油優質。
花生油:來源于花生果。
米糠油:又稱大米油,是從大米磨粉時大米的外層米caryopis中得到的,僅僅高質量的米糠油才用于食品,它總是當作優質油被銷售,并且在日本主要用于煎炸油。
紅花油:來源于紅花籽。通常紅花油顏色從暗黃到金黃色,并且有輕微的堅果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