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希·蒂特里克,這位前大學橄欖球隊后衛,正在向全球每年1.5萬億顆雞蛋發起挑戰,李嘉誠站在了他身邊,他們一起煎了一顆“人造蛋”。
李嘉誠為這顆蛋付出的價格是1.8億港元,同時將喬希的“人造蛋”帶入了香港市場。6月13日,香港百佳超市位于金鐘的分店——“Great”美食購物廣場將開賣用這種替代物所做的蛋黃醬。
這離“人造蛋”的問世不過才9個月,喬希已經吸引了來自李嘉誠、比爾·蓋茨、PayPal創始人彼得·泰爾和楊志遠等人近3000萬美元的投資,而喬希當初的全部創業資金只有3萬美元。
僅僅6個月前,喬希還在美國全食超市里到處向顧客兜售他的人造雞蛋蛋黃醬,“但人們繞過了我快速走向收銀臺。”喬希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說,“我是一個充滿信心的人,但就算是我也沒有預料到今天會這么快地到來。”
明年進軍中國內地
喬希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從事NGO工作,幫助那些在街頭流浪的饑餓兒童。這段7年的經歷是他萌發創辦Hampton Creek食品公司的緣由,因為“無論我做什么,我總感覺食物是最大的問題”。
Hampton Creek公司旨在讓食品更廉價更健康,同時降低食品生產對環境和能源的消耗。之所以選擇雞蛋,是因為作為可獲得的最廉價的動物性蛋白質,雞蛋在全世界都是基本食物。
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食品專家創建了數據庫,搜尋和為數百萬種植物蛋白質繪制圖譜,在總共嘗試了1500種不同植物的組合后,Hampton Creek的科學家們最終研發出了一款含有來自豌豆、高粱和其他另外11種植物提取物的配方。用這種配方制作出的蛋黃醬和蛋糕,在口感、味道以及營養價值方面都與普通雞蛋差別不大。
這種替代品不含膽固醇,保質期更長,由于省去了飼料環節成本,價格當然也便宜,而且不用擔心禽流感。
“我們現在主要產品是用這種植物性替代品做成的蛋黃醬和餅干。在香港發布蛋黃醬時我們已經收到了良好的反饋,預計明年這些產品會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喬希說。
這種替代品到底會以“禽蛋類”還是“食品原材料類”進入中國內地?前者中國不予進口,后者將征收高昂稅收從而削弱成本優勢。喬希回答稱,產品的原材料,即各種植物將從中國獲取,會保證來自非轉基因的本地農場。
目前,喬希的人造蛋黃醬在北美3500家商店銷售,他希望很快能進入 1.5 萬家商店銷售,并準備進入快餐食品產業鏈和食品服務企業。為滿足這些要求,他將在年底之前進一步擴招三倍的員工,并將廠房擴大30倍。
食物2.0時代
Hampton Creek只是近年來硅谷食品創業企業中的一家,這些初創企業有著重構食品供應鏈的夢想,希望使用更少的土地、水和能源來滿足更多人的食物需求。
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將從現在的72億增長到2050年的96億,但平均單人對肉類攝入的要求到2050年還要再增長一倍,動物性蛋白質的稀缺將惡化饑餓問題,價格更低廉、消耗資源更少的替代性食品將前途無限。
華爾街也在加大籌碼。去年,風險投資公司在與食品相關的創業公司中投入近3.5億美元,而2008年這一數字只有不到5000萬美元。
比如比爾·蓋茨投資的另一家公司聚焦于模仿雞肉本身。這家公司名為“超越肉類”,售賣的產品以植物蛋白制成,具有禽肉的味道和紋理。目前這些產品在美國全食超市和天然食品商店中都有出售。公司還在研究模仿牛肉味道的產品。
另外,消費者們對于傳統雞蛋的偏好也會是一個障礙,畢竟雞蛋本身成本已經很低了,而且替代品中的蛋白質營養效果還有待確證,不同國家還存在不同的食品安全法規。
不過對于李嘉誠來講這些風險都算不了什么,幾千萬美元不過就像設了一個觀察倉;在信奉“寧可投錯不可錯過”的華爾街則更是如此,更何況這還是涉及到全球幾十億人未來吃什么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