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原料膨化作用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30 13:33:05
全脂膨化大豆經過加熱處理,動物的利用率相對提高,一般成分為:水分≤12%,粗脂肪17~19%,粗蛋白質36~39%,粗纖維5.0~6.0%,粗灰粉5.0~6.0%,鈣0.24%,磷0.58%。大豆加工的品質直接會影響使用效果。
全脂大豆脂肪含量高,且多屬不飽和脂肪酸,故應注意脂肪變質問題,脂肪劣化后降低適口性,且造成腹瀉。生大豆熟化的目的,就是有效地破壞大豆中的某些抗營養因子,提高其利用率,使畜禽采食后能獲得較好的生產性能。但是如果熟化過度,又會引起一些氨基酸的破壞;如果熟化程度不夠,大豆中的一些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脲酶等,不能得到有效的破壞,嚴重影響其利用率,所以必須對大豆的熟化程度做出檢測。一般是測定大豆粉中的脲素酶活性來決定其熟化程度。
對大豆原料進行膨化,其作用有以下幾點:
1、提高了淀粉的糊化度,生成改性淀粉,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和粘接功能。
2、由于蛋白質與淀粉基質結合在一起,因此飼喂時不易流失,只有當動物體內消化酶分解淀粉時才將蛋白質釋放出來,提高了蛋白質的效價。
3、膨化過程也使蛋白質發生變性,消除了許多抗營養因子,同時改變了蛋白質的三級結構,縮短了蛋白質在腸道中的水解時間,提高了消化利用率。
4、對于反芻動物來講,膨化生成瘤胃不可降解蛋白,即過瘤胃蛋白,可避免動物產生氨中毒,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5、膨化處理將大豆分子中囊化油脂釋放出來,提高了脂肪的熱能值。
6、膨化還將脂肪與淀粉或蛋白一起形成復合產物脂蛋白或脂多糖,降低了游離脂肪酸含量,同時鈍化了脂酶,抑制了油脂的降解,減少了產品貯存與運輸過程中油脂成分的酸敗、哈敗。
7、降低水分和粗纖維含量,改善適口性;
8、提高低質原料效價,降低飼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