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進口轉基因大米”
穆虹介紹,目前在全球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有四種: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的種植量最多,第二是玉米,第三是棉花,第四是油菜。
穆虹同時介紹了我國轉基因作物情況,她介紹我國從1997年開始批準了一些安全證書轉基因的植物,包括番茄、抗蟲棉花、矮牽牛、抗病甜椒、抗病番木瓜、玉米和水稻。“抗蟲水稻拿到了安全證書,但它還沒有進行安全審定,所以還不能進行商業化生產。”穆虹表示,“因此我們現在市面上買到的米應該都不是轉基因的,因為沒有商業化生產,我們也沒有進口轉基因的大米。此外,市面上大家買的甜玉米也都不是轉基因的,我們都做過檢測。”
“廣東種植4萬畝轉基因木瓜”
穆虹介紹,目前廣州市面上,市民能購買到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轉基因木瓜和用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為原料制作的食用油。
“轉基因木瓜能抗病毒,它表皮的病斑比較少。非轉基因木瓜表皮病斑多,所攜帶的病毒更多。因此相對來說,轉基因木瓜更為安全。”穆虹認為,“轉基因木瓜目前拿到了安全證書,也允許種植,種植面積約10萬畝,廣東4萬畝左右。”
此外穆虹表示:“轉基因食用油和非轉基因食用油在安全性上沒有區別。用來制作食用油的進口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在國外已經做過安全評價的試驗了,到了我們國家之后,還要做一次安全檢測,所以應該是雙保險的。”
“反轉派”代表性人物央視前名嘴崔永元:
反對轉基因食品化主糧化
新快報訊 針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諸多爭議。其中央視前名嘴崔永元是“反轉派”代表性人物,他曾自費近百萬元,多次赴美、日實地調查,他認為科學界對轉基因的安全性并非沒有分歧,美國也有反轉派,美國人并非放心地吃了20年。他曾表示自己不反對轉基因技術,只反對轉基因食品化,反對轉基因主糧化。
這一爭議同樣困擾著普通市民。昨日來聽講座的大多是人民街社區市民,其中掌管家庭食材采購大權的“大媽”占相當大的比例。人民街社區居民張阿姨在講座后,還特意留下來和專家交流,她說:“由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爭議,我曾經在超市買到轉基因食用油,還特意去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