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在飼料添加中的效果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30 14:52:12
油脂為高熱能來源,總消化養分或代謝能為玉米的2.5倍,故油脂的添加較易制造高熱能配合飼料,因而改善飼料報酬并促進生長。
油脂為禽畜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會損害禽畜機能,干擾生長。以亞麻酸為例,缺乏易造成皮膚干燥、脫皮(角質化)、生長抑制、肝脂退化、抑制排卵、降低產蛋率、孵化率、蛋重減輕等不良影響。
油脂具額外增熱效應,除本身所具熱能外,并可改善其他成分的吸收。一般而言,牛油的熱能比豬油、植物油低,但與豬油、植物油混合后可改善本身脂肪酸利用率,因而提高其代謝能。同理玉米、豆粉配方中已具3%左右的植物油,添加牛油后所提供的能量高于本身所具有者。
油脂改善色素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油脂具特殊生熱效應,代謝脂肪所需的能量少,而代謝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所需能量較高,故油脂的熱增值較低,可得較高的凈能,因此添加脂肪可減少因代謝而造成的體溫上升,故在高溫環境下,可使禽畜處于舒適狀態,因而提高抗熱能力,避免熱應激。
油脂可提高飼料適口性,因粉狀飼料干澀難咽,添加油脂后采食容易,并具油香,采食量也跟著增加,但變質油、問題油對適口性反不利。
油脂可改善飼料的物性,抑制揚塵。混合飼料中有許多粉狀原料,不但形成塵埃到處飛揚,還會引起微量成分的損失。添加2~3%油脂,除了防止塵埃外,更可改善飼料外觀,增加光澤,提高商品價值。
油脂可提高粒狀飼料的生產效率,增加鑄模壽命,減少機械磨損。原料的粉碎及混合過程均會引起機械的磨損,油脂的添加可減輕,但酸敗的油脂反造成機械的腐蝕,過多的脂肪亦降低粒狀飼料品質。
營養濃度高的飼料使用油脂可降低成本,但此點隨油脂價格及熱能需求而不同,有時反會增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