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云將遭聯邦法院起訴
據美聯社周三報道,莫云現年42歲,已于本周二在洛杉磯被拘捕。她與去年12月在美被捕的原大北農總裁助理兼國際業務總監莫海龍是兄妹關系。2001-2008年,莫云曾在大北農負責管理研究團隊。莫云和他的哥哥莫海龍及其他多人被指控從伊利諾伊州和愛荷華州偷竊美國企業正在研發的轉基因玉米種子和玉米穗。
據愛荷華州聯邦檢察官克萊恩菲爾特透露,莫云將遭美國愛荷華州首府得梅因聯邦法院起訴,其參與竊取的轉基因專利種子預計將會給兩家美國種子公司帶來3000萬-4000萬美元的損失。檢方還稱,調查還將繼續進行,可能會發現更多種子公司成為所謂竊取計劃的目標。對此情況,大北農證券部表示,已經注意到這一消息,公司高管正在開會商討應對措施,如果有重大事項會及時披露,具體以公告為準。
去年12月,美聯社曾報道稱,大北農在美國兩家控股子公司NowerNorthAmericaco.inc.和DabeinongNorthAmerica,inc.的法定代表人莫海龍,以及大北農旗下子公司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金色農華)法定代表人李紹明,此外還有金色農華的多位雇員,涉嫌從伊利諾伊州和愛荷華州竊取專利玉米種子和玉米穗,并將它們運往中國。
愛荷華州聯邦檢察官克萊恩菲爾特稱,莫海龍在邁阿密被捕,美國檢方還在繼續尋找被起訴的5人。當時面對投資者的求證,大北農公司曾對外回復稱,公司經營正常,此事對公司經營業績沒有影響,將密切關注事件進展并積極應對。大北農董秘陳忠恒曾表示,關于“竊種”一事,公司跟交易所監管員進行了溝通與匯報,不會對投資者隱瞞。昨日大北農收報11.52元,下跌3.44%,盤中一度下挫逾4%。
二、莫海龍被控竊取商業機密
據了解,這一事件要追溯到2011年5月。位于美國愛荷華州的杜邦先鋒和位于伊利諾伊州的孟山都都是世界最大的農業種子公司。當時杜邦先鋒舉報稱,杜邦先鋒公司的保密部門發現有人在試驗田里進行商業竊密后就通知了美國當局,隨后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聯邦當局說,當時,杜邦先鋒位于愛荷華州的一個試驗農場的經理發現有個人在地里跪著翻找東西。面對質問,這個叫莫海龍的人臉紅了。他當時告訴這位經理,他在艾奧瓦大學工作,是到附近來開會的。趁這位經理接電話的空當,莫海龍和他的同事汪磊(音)上汽車后跑了。接下來,聯邦調查局對莫海龍及其“同伙”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跟蹤監控。除一人外,他們都是大北農或其子公司的員工。最后,莫海龍于去年12月被拘捕,他和其他5名中國公民被控竊取商業機密。
《紐約時報》的觀點認為,“中國公民的所為旨在破壞代價昂貴、耗費時間的研發工作。一些行業分析家擔心,這可能會損害美國農民以及大農業的競爭優勢。”
據了解,美國農業領域每年斥資數十億美元研究和開發能夠抵御除草劑和害蟲的轉基因種子,目前該行業正日益成為商業機密的竊取目標。去年12月,在另一宗案件中,中國公民張偉強和嚴文貴也被控涉嫌密謀竊取VentriaBiosicience開發的種子,該公司已經開發了一種轉基因大米;這兩名被告均不認罪。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類似的生物遺傳資源“盜竊”事件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近年來中國也已經成為其他國家攫取遺傳資源的新目標。
三、大北農業績連年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大北農集團是邵根伙在1993年創建的農業高科技企業,公司業務涉及飼料,種業、植保及動物保健等,其中飼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大北農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創新型企業。2010年4月9日,大北農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農業行業融資數額最大、市值最高的農牧企業之一。
大北農董事長邵根伙,1965年7月29日出生,浙江金華人。1982年至1986年,就讀于浙江農業大學,1986年至1991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碩博連讀,獲農學博士學位。
大北農近年來業績出現連續下滑趨勢,而在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其股價也連續下挫。資料顯示,大北農2011年至2014年一季度最近三年一期業績增長率分別為61.86%、34.01%、13.93%和19.05%。二級市場上,大北農股價在2014年1月3日創下17.35元歷史新高后出現持續下滑,4月30日創下年內最低價10.28元,隨后小幅回升,截至7月3日收盤報11.52元。2014年至今,大北農累計跌幅近30%,目前大北農總股本為163883.65萬股,照此計算,今年以來其市值損失達77.5億元。
2014年5月6日,董事長邵根伙在公司2013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去年實施了聯合創業發展計劃,成立了31家子公司,這些公司大多屬于開辦期,前期投入較大,因此大多數均處于虧損期,若下半年環境好轉,加上公司的措施得力,今年大多數新設公司預計會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