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市場的混亂之戰!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07 21:17:50
從金龍魚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它就把自己擺在食用油行業的老大的地位上,在率先強調自己調和油的獨特定位后迅速擴張。作為中國第一個小包裝食用油產品,它也引發了第一次食用油革命,因此深入人心。后來魯花掀起了第二次食用油革命——“5S壓榨花生油”,將自己定位在高檔花生油的地位上,迅速成為花生油行業的領頭羊,使人們在想到花生油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魯花,因而成為品類的代表。
其他品牌如金浩茶油、多力葵花籽油,再到后來的西王玉米油和現在的恒大非轉基因食用油都將定位打磨成營銷矛頭,第一時間搞定了分類領域的市場份額。品牌們似乎都認為貼上一個定位標簽就一定有市場,其他的日后再議。可見,清晰而獨特的定位對食用油品牌來說就是“星火燎原”的理由。
今年八月底,恒大宣布進軍糧油產業引起的轟動足以驚人。10年來,好像除了袁隆平先生的科技攻關項目能獲得一片好評外,還沒見過哪家糧油企業發布新產品能引來如此多的關注。順著前輩們走過的路,恒大提出了“非轉基因”戰略,毋庸置疑,這個定位的提出是做好了市場調研工作的。
近年來,國內民眾一直“迷信”于非轉基因食品,對于“轉”或“非轉”的爭論甚至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非轉”產品的口碑目前處于上升態勢。恒大“對癥下藥”的定位花費的腦筋應該比其他品牌更少,而獲利卻不菲。9月1日舉行的恒大糧油集團全國訂貨會,創下全球最大規模。據悉,此次訂貨會訂貨金額高達119億元。開創訂貨會訂單金額最高、影響最大、品牌最強的行業紀錄。
不過,有業內人士為恒大算了一筆賬:全國有機土地最最樂觀估計140萬公頃,約2100萬畝,全部用來種有機大豆,平均畝產180公斤,約378萬噸豆,出油率按30%算,在全國所有有機農作物均停產的情況下,年均產油約113.4萬噸。根據目前大豆油的出廠價6000—7000元/噸的價格,換算下來,這119億元是否有水分還真不好說。聯想到恒大冰泉“一處水源供全球”牛哄哄響徹整個宇宙的廣告語,恒大這是要將“夸張”的廣告手法運用到訂貨業績的事實陳述上來的節奏嗎?這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氣質啊。
多年以來,關于轉基因對身體有害的質疑聲從未停息過,但是國家也從未叫停轉基因產品,轉基因與非轉基因誰利誰害并無定論。在食用油行業,調和油長期稱霸市場,玉米油是食用油市場一股新的力量,非轉基因也能抓住消費者眼球。不管什么油,品類定位已經超出了原材料的意義范疇,在營銷戰場上搖身一變成為尖刀利刃。對于食用油行業來說,無論“轉”與“非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選擇,才是市場營銷的基本法則。
其實,就算是在調和油市場,長期以來也沒有一個標準,因此一直有著“亂調”的臭名。正因調和油的產品配方不強制公開,一些廠商傾向采用成本較低的油種作為調和油的主要成分,或肆意夸大宣傳單種油的含量,由此看出,產品似乎又成為了營銷的傀儡,浮于表面的名詞發揮著過分的作用。
不久前,專業的在線問卷調查、測評、投票平臺問卷星進行了關于食用油的消費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6.79%的受訪者看重食用油的“品牌知名度”,19.87%注重食用油的“營養價值”,12.83%的消費者關注食用油“原料”是否為轉基因。可見,盡管食用油原料是否為轉基因、營養價值幾何等問題一直是輿論關注焦點,但在實際消費行為當中,食用油的品牌知名度影響力最大。消費者對市面上現有的“大牌”食用油的了解度、認可度較高,各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占比:
金龍魚74.36%、魯花34.62%、福臨門17.95%、胡姬花10.26%、多力5.77%、其他5.13%,另有12.82%的受訪者坦言更關注食用油種類、口味,因而并不看重品牌。
調查結果是市場競爭的直接反映。金龍魚仍然坐穩頭把交椅,是因其大規模的品牌廣告投放,并率先定位了食用油的品類,霸占了早期的人口紅利,后來者魯花以營養價值取勝并得到良好口碑,而中糧旗下品牌福臨門一直沒有明顯的優劣勢和不太清晰的定位而排名居中。此次中糧與西王聯手打造玉米油王國,顯示出其不甘人后的勁頭。而新貴恒大則欲獨享消費者對“非轉基因”的支持率,并想依靠已有的品牌知名度迅速上位。
食用油市場已經不只是“三國之戰”了,不管是新人還是舊人,品牌主們依靠資金、融合、定位總能分得一杯羹。激烈的市場競爭使產品越來越趨于同質化,同質化必然使企業走入微利時代,而微利的最終結果必然導致死亡。但是,會定位的企業就會獨辟蹊徑,從而走出一條捷然不同的道路,即用1%的不同,贏取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