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農產品電商尋找“骨干現實”的出路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07 21:28:37
在浙江嘉興,不少農產品企業走上了電商之路。然而成本高企、物流包裝難題、標準化不一、附加值低等問題都困擾著嘉興農產品電商的發展,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成功路徑,是所有企業所思考的問題。
互聯網正顛覆著傳統商業模式,其中農產品電商更被譽為最后的“電商藍海”。打開網絡,從五芳齋粽子到洪合鎮的無花果,不少嘉興的農產品都在網上熱銷。如五芳齋電子商務公司,平臺由淘寶商城、51WFZ官網發展到現在天貓、京東、阿里巴巴等9個網絡平臺,銷售額從2009年的600萬元增長至2013年5000萬元。2014年,五芳齋電子商務的銷售目標是突破1億元。
然而,作為海寧的一家龍頭農業企業,福地農業有著雄厚的傳統農業基礎。從2014年初開始“觸網”至今,福地農業銷路始終無法打開。
農發福地事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德華坦言,經過近一年的試水,他們發現農業類的電商確實不好做。究其不好做的原因,以他們為例,最主要的還是成本高企帶來的各種矛盾。據了解,由于大米對于儲藏環境和溫度的要求很高,一般要保證15攝氏度左右的溫度才能維持質量,致使福地農業的大米在運輸過程中必須采用順豐的冷鏈運輸,導致運輸成本不斷擴大。網絡消費者比較關注商品的價格,大米附加值不太高,運輸成本的高企讓我們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
嘉興市市場監管局網監辦主任倪曉東表示,農產品電商最大的問題在于標準不一,在營銷中也會導致消費者的評價不一樣。同時,對于生鮮類農產品,如何保鮮也是一個大問題,現在天貓物流、順豐冷鏈物流能解決這一難題,但是物流成本較高,因此只適用于附加值較高的農產品。
據了解,目前嘉興正在籌備建設淘寶嘉興特色館,嘉興的農產品將迎來抱團發展的機遇。嘉興將推進本地特色農副產品、工藝品、老字號和旅游服務等特色產品網上整體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