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大豆可以抵抗殺草劑——草甘膦(毒滴混劑)。草甘膦會把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 這種大豆被稱為轉基因大豆。而這種轉基因技術終于走出實驗室和試驗田,進入像玉米、大豆和棉花作物的日常耕作。
內容1996年春,美國伊利諾伊西部許多農場主種植了一種大豆新品種,這種大豆是移植了矮牽牛的一種基因。這個新大豆品種可以抵抗殺草劑——草甘膦(毒滴混劑)。草甘膦會把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
遺傳工程有希望使糧食更有利于人健康、更可預測收獲、少用合成殺蟲劑和提高用水的效率。遺傳工程取得的成果稱為“轉基因”產品,首先上市的是小宗商品,像上超級市場保鮮番茄和干酪生產中使用的一種細菌生產的酶。這種酶以前不得不以牛的胃中提取。轉基因技術終于走出實驗室和試驗田,進入像玉米、大豆和棉花作物的日常耕作。
五大隱患首先是毒性問題。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對于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過敏反應問題。對于一種食物過敏的人有時還會對一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比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蛋白質也隨基因加了進去,那么,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這些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第三是營養問題??茖W家們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當前還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第四是對抗生素的抵抗作用。當科學家把一個外來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細菌中去,這個基因會與別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人們在食用了這種改良食物后,食物會在人體內將抗藥性基因傳給致病的細菌,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第五是對環境的威脅。在許多基因改良品種中包含有從桿菌中提取出來的細菌基因,這種基因會產生一種對昆蟲和害蟲有毒的蛋白質。在一次實驗室研究中,一種蝴蝶的幼蟲在吃了含桿菌基因的馬利筋屬植物的花粉之后,產生了死亡或不正常發育的現象,這引起了生態學家們的另一種擔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圍之內的其它物種有可能成為改良物種的受害者。
特性傳播
最后,生物學家們擔心為了培養一些更具優良特性,比如說具有更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對農作物進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會通過花粉等媒介傳播給野生物種。
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油安全性擔憂:
英國《獨立報》披露了轉基因食品巨頭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顯示,給老鼠喂食轉基因玉米后,導致其血液變化和腎臟異常。消息傳出后,隨即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最常見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轉基因大豆油,由此引發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油安全性的擔憂。業內人士也表示:受轉基因風波的沖擊,中國食用油市場格局可能發生變化......在世博會期間,中國政府承諾,絕不允許銷售轉基因食品。更希望政府嚴禁一切轉基因食品流入中國,堅決反對外國轉基因大豆油坑害中國純樸的農民。
檢測技術
食用大豆油經過復雜的加工環節,DNA降解和破壞極其嚴重,給轉基因檢測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檢測中容易出現假陰性。因此,提取開始前,利用DNA可溶于水溶液的特性,在食用油脂中加入一定體積的TE溶液進行洗滌,這一步驟對于成功提取DNA至關重要。通過改進DNA提取方法、針對內源基因設計質控引物、控制擴增片段長度、使用不同檢測技術等方法,排除假陰性并提高了檢測靈敏度,使大豆油轉基因成分的核酸檢測技術日趨成熟。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不但具有高靈敏度和快捷的優點,而且使轉基因檢測既能夠進行定性,還能進行定量,成為轉基因檢測的趨勢。當前,國際上仍然沒有建立統一的植物油轉基因檢測方法,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對食用大豆油轉基因成分的定量檢測則是未來檢測的另一個方向,也是對檢驗人員的一個極大挑戰。
中國影響
轉基因大豆進入中國以后,大部流進入了外資背景的食用油加工企業,其產品很快占領了大部分市場,從而影響了中國大豆加工資源環境,不利于本土食用油加工企業的發展。中國本土的一些食用油加工企業,由于使用的是非轉基因大豆等原料,與轉基因大豆油相比,價格較高,不具有競爭力,在轉基因大豆油的價格支配下,中國油脂企業效益急劇下滑,經營陷入困境。回望中國大豆市場被進口轉基因大豆主宰的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四大國際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極富戰略眼光,為吞下中國大豆產業意在長遠。首先,改變中國人傳統烹調油的飲食習慣;其次,國際糧商作為引進的外資,享受優惠政策,在中國相繼投資建起以進口大豆為原料的壓榨加工企業。與此同時,國內資本也涉足以進口大豆為原料的榨油領域,越來越多的國內資本進入大豆壓榨領域時,壓榨企業于是便遍地開花。于是中國的經濟學家、產業界沉醉于世界大豆壓榨重心東移,我們勞動力具有比較優勢,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的進程加速,殊不知我們早已一步步落入四大國際糧商的口袋中。
由于加工能力擴張,大豆原料緊張成了加工壓榨企業時時頭痛的問題。2004年,一些內資壓榨企業決定成立采購團到美國購買大豆,以增加討價還價的能力。而就在采購團赴美前夕,美國農業部發布消息稱,該年度大豆歉收。當天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價格猛漲,從先前每噸220美元暴漲到391美元,創15年來的新高。當中國采購團簽下巨額采購合同離美后不久,美國農業部出面澄清,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大豆產量將大增。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價格迅速掉頭向下,暴跌至266美元。中國商人損失慘重,一些企業破產。
不過,也有評論認為,采購團在下單之前過分宣揚(而不是保守秘密)是推高市場預期的原因,而并非一個陰謀。
這時,四大國際糧商及時“雪中送炭”,讓瀕臨破產的中國壓榨企業繼續運營下去,條件是轉讓股權。由此四大國際糧商借機收購、控股了一大批中國壓榨企業,完成對中國大豆壓榨加工產業的布局。數據顯示,全國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業中,外資控制了64家,占66%,外資還占有中國進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
在完全控制了中國大豆產業鏈的原料、加工、市場的各個環節后,國際大豆期貨市場再次興風作浪。受國際市場影響,2007年國內大豆期貨價格從年初2600元到年底時漲至4100元,2008年繼續飆升,7月達到最高5240元。短短18個月,價格翻了一番。夏友富在去年9月25日的轉基因國際論壇上公布了他的研究發現,“這并不是由需求產生的,而是由市場壟斷產生的。中國因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價格暴漲讓中國多付78億美元。”他說,“我們愿意拿出數千億美元去國外買轉基因大豆[1],并多支付78億美元,卻不愿意把錢補貼給農民??赡苤灰?0億人民幣用于大豆種子的研究開發,就能讓中國農民用上更好的種子。”
更可怕的是,轉基因大豆試圖在中國進一步擴展地盤,中國的腐敗分子及不法商人和美國轉基因大豆供應商聯合設套,想讓轉基因大豆混進中國糧庫。去年年末,黑龍江省糧食部門發現,一些經銷商利用國家以優惠價格收購國產大豆的政策,將疑似進口轉基因大豆冒充國產大豆,賣給國家糧庫賺取價差。黑龍江大豆協會調查證實,去年11月,山東新昌食品公司拒收黑龍江佳木斯貿易商銷售的大豆,原因是其中混入了疑似轉基因大豆,此前,這家佳木斯貿易商銷售的一直是黑龍江的國產大豆??梢院敛豢蜌獾恼f,一旦中國的糧庫里充斥著轉基因大豆,中國的大豆產業就會全部被美國人所掌握,中國的國家安全也就越來越攥在美國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