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便利——電商藍海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07 21:51:59
近年來,生鮮糧油等食品都可在網上購買!網上價格比超市便宜,還包郵到家,省了自己扛米扛油,而且大品牌的農產品質量也放心。農產品結緣互聯網,讓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嘗到了“舌尖上的便利”。農產品電子商務化的浪潮風起云涌,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臺超過三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達3000家。農產品電商化的背后,巨大的商機正在隱現。
目前,進入流通領域的生鮮農副產品價值總額達2.45萬億元,但通過電子商務流通的農產品僅占1%左右。如此大的需求市場,已經成為從農糧到IT企業紛紛涉足的“電商藍海”,而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更是進一步吸引了龍頭農產品企業、零售商和電商企業的快速進入。專家指出,農產品市場流通環節相對較多,這在加大了流通成本,同時也加大了消費者對產品的不信任感,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使產銷之間的直接溝通成為可能。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副會長張利認為,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具有碎片化和非標準化等特點。特別是與歐美國家規模化農業生產相比,我國農業從生產到銷售,產業鏈上更易形成很多‘信任斷點’,導致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有明顯的互不信任狀態。龍頭企業、優質電商的介入,電子商務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令消費者與生產者彼此間的信任成為可能。但另一方面,農產品特別是生鮮類食品所具有的特殊屬性,也給電商企業在產品選擇、冷鏈保鮮、物流配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盡管這一領域的商機無限,但“舌尖上的便利”能否持續,有待市場檢驗。農業具有分散化、非標化特點,以致同一家電商不同批次的農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口感都會不一樣,容易加大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農業是典型的小生產大市場,無論是傳統配送還是電子商務,在生產與消費間的對接過程中,‘信任’始終是產業面臨的根本問題。除提升產品自身品質外,技術方面可通過產品可追溯系統等手段,提升農產品電商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