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兩優900’不僅高產,而且好吃,主要米指標達到國家二級以上優質米標準,綜合指標達到國家三級以上優質米標準。”創世紀公司首席水稻育種科學家、“Y兩優900”品種選育人、袁隆平的學生鄧啟云博士告訴記者。
超級稻采用分子標記育種法,不涉及轉基因
創世紀種業為何僅在一年多時間內實現了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據鄧啟云介紹,1997年袁隆平院士提出通過形態改良與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培育超級稻的理論,通俗說,要培養一個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不僅“形態”上個子要高,也要培養他的體能等“雜種優勢”。
在這種思路下,創世紀超級稻科研育種創新團隊采用生物育種與常規育種相結合的方法,通過進一步塑造理想株型和擴大利用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而育成的遲熟型超級雜交中稻組合,不僅實現了百畝示范片超千公斤的目標,而且從實踐上證實了超級雜交稻第四期攻關技術路線的先進性。
超級雜交水稻安全嗎?與轉基因是什么關系?鄧啟云告訴記者,“Y兩優900”是按照傳統自然雜交方法選育出來的品種,過程中運用了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方法,該方法是在自然雜交選育過程中,采用分子標記跟蹤基因流,方便技術人員輔助選擇,但不直接對基因進行人工操作,沒有轉基因成分。“我國自1976年推廣雜交水稻以來,已經38年了,事實證明它是安全的。”
鄧啟云還介紹,經權威機構檢測,超級雜交水稻“Y兩優1號”屬于低鎘吸收品種,據推測,作為其“兄弟姐妹”的“Y兩優900”也屬于低鎘吸收品種,相關檢測預計將在11月份完成。
超級稻推廣后畝產量可超700公斤
“‘Y兩優900’的生育構成中具有智能化的特點,被農民朋友譽為‘智能’超級稻。”據鄧啟云介紹,“Y兩優900”不僅可以有效調控群體質量和成穗率,可根據不同栽培條件和氣候情況調控理想穗粒結構,而且能夠根據種植區域的緯度分布自我調控生育期,在華南稻區可作為雙季早稻或晚稻種植,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可作一季中稻種植。
這種“智能”超級稻何時才能更大范圍推廣?鄧啟云稱,“Y兩優900”自2012年誕生以來,已試種3年,順利的話,2015年申報國家級審定,2016年大面積推廣,但目前小面積試驗、示范性種植已在進行。創世紀總裁楊雅生告訴記者,有信心在獲得許可后兩三年內將“Y兩優900”推廣到1000畝以上。
“Y兩優900”大面積推廣后還能達到畝產1000公斤嗎?農民種植投入大嗎?鄧啟云稱,為了讓一個品種的產量達到最高值,要確保其在生長過程中全程科學管理,且在肥力、人工等都投入比較大,普通農民在有專家指導的情況下,實際畝產量可達到800公斤,如果是農民按照以往的方法種植,實際產量也可超過700公斤,進一步接受超級稻栽培培訓后畝產可超750公斤,大大超過我國水稻450公斤的平均畝產量,也超過以往推廣的超級稻品種600至650斤的畝產量。此外,土地肥沃與否,也直接影響超級稻的實際產量。
5問超級稻
1.超級雜交水稻與轉基因是什么關系?
“Y兩優900”不直接對基因進行人工操作,跟轉基因沒有任何關系。
2.“Y兩優900”何時才能更大范圍推廣?
“Y兩優900”自2012年誕生以來,已試種3年,順利的話,2015年申報國家級審定,2016年大面積推廣。
3.“Y兩優900”適合在哪些地區種植?
“Y兩優900”主要是秈稻成分,更適合在南方種植,海南、長江中下游都可以種植,生育期可以自我調控。
4.“Y兩優900”大面積推廣后還能達到畝產1000公斤嗎?
普通農民在有專家指導的情況下,實際畝產量可達到800公斤,如果是農民按照以往的方法種植,實際產量也可超過700公斤,進一步接受超級稻栽培培訓后畝產可超750公斤。
5.農民種植“Y兩優900”需要更多投入嗎?
“Y兩優900”制種成本要比普通雜交水稻高出25%,所以稻種價位比較高,每畝的投入要比普通雜交水稻多20多塊錢,但一畝地只需一斤種子,且每畝要增產100多公斤,經濟效益仍比較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