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國內烘干設備生產企業達500余家,市場銷售額超過30億元。但移動式糧食烘干機市場競爭并不激烈,現實的競爭者多為中小型企業,其技術、產銷能力較弱,大型企業整合市場較為容易。
移動式糧食烘干機市場呈高速增長態勢,產業發展尚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據業內人士測算,2005年初~2013年底,全國烘干機保有量由起初的3.6萬臺發展到8萬臺以上,年均增長率約15.6%。9年間,全國各類烘干機年銷售規模由起初的3000臺左右上升到近8000臺,年均增幅達18.9%;我國糧食機械化烘干能力增長了86.5%,年均增長10.8%。
盡管如此,糧食烘干產業發展水平仍嚴重滯后于全國農機化的總體進程。如2013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9.5%,但全國平均機械化烘干率僅在10%左右,已成為制約糧食安全生產的瓶頸。而美國、日本的糧食機械化烘干率均在95%以上,凸顯出我國糧食烘干加工產業的差距還相當大。
移動式糧食烘干機市場尚處于非規范性發育階段。主要表現有四:一是市場發育不均衡。東北市場起步最早,以大型連續式高溫烘干塔為主;浙江市場跟進較早,經過五六年時間發育幾近成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川渝等地快速崛起,其余地區則剛剛進入萌芽期。二是補貼左右市場供求。用戶購買動力幾乎全部源于補貼政策拉動,多數地區補貼資金占據實際購機款的大頭。若無補貼支持,幾乎很少有用戶問津。三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由于我國地域廣闊,作物品種繁多,烘干機需求差異性較大,尤其近年來,烘干機品牌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低劣品牌混入市場。四是價格敏感性強。政府對移動式糧食烘干機的補貼力度過大,多數地區補貼后,用戶幾乎很少出錢,從而導致價格敏感度增強;用戶購機過多考慮價格因素,而對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關注度不夠。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械設備_糧食烘干設備_小型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機價格_小型玉米烘干機價格_小型玉米烘干機_小麥烘干機_玉米烘干機_水稻烘干機_稻谷烘干機_糧食烘干機多少錢_移動式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機廠家_糧食烘干機工作原理_谷物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