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糧食烘干機行業起步較晚,雖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舊存在差距。要想與國際水平接軌,還需烘干機企業不斷努力升級裝備,加強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方能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從我國糧食烘干機現狀出發,未來發展有三個方向可循。
方向一:規模化
近年來,國家不斷推動農村土地流轉,使農業生產不斷向規模化靠攏,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等新型組織蓬勃發展起來,這使糧食的單戶數量較從前產生巨大的變化,因此烘干機的發展格局也將隨之改變。
規模化的種植產生規模化的糧食,那么要適應這種改變的烘干機也必定要走向規模化。日前,國家農業部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意見》,其中專門提出鼓勵一部分具有實力的農機合作社流轉承包土地,開展包括糧食烘干、農產品加工等在內的“一條龍”農機作業服務項目。在未來,加大烘干設備規模,形成大面積烘干效果,必將成為糧食烘干機發展的趨勢。
方向二:專業化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糧食種類繁多,不同糧食所含有的水分不同,需要的干燥程度也不同。因此,糧食烘干機不可千篇一律,要按照不同糧食屬性來作為衡量的標準,規范數據、技術和質量。
糧食種類的多樣化使農戶對烘干機的要求也會隨之提高,更需要以專業的態度和服務來謹慎對待。可以根據糧食、經濟作物、花卉中草藥等細致區分,使烘干設備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細分發展。
另外,加快糧食烘干機械生產企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解決生產企業多、生產規模小、經濟效益低等問題,使糧食烘干機械生產提高專業化程度,推動國內外市場開拓和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真正形成集技術、質量和售后服務為一體且競爭力強的企業,對外能夠自豪地說:“我們是專業的”。
方向三:因地制宜
在我國,農機設備有一個鮮明的特征,那就是分布不均勻,為平衡各地的優勢和劣勢,跨區機收等服務模式得到大力推崇,而糧食烘干機也可如此。對于農戶來說,糧食剛收上來就有地方烘干,不用去花時間找時機曬太陽是再好不過了。因此,在未來“機收+烘干”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必將受到熱烈歡迎。
此外,雖然我國農業規模化發展是趨勢,但是由于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分散式生產將長期存在,所以糧食烘干機要根據不同的規模來決定發展的大小。對于種植大戶來說大型的烘干設備高效好用,但卻不適合小農戶的“一畝三分地”。所以,未來農機企業需根據各地的經營形勢,建立專業糧食烘干機構的同時還應向小型、多功能方向發展,方便廣大農戶及地域分散的農民購買。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價格_糧食烘干機多少錢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