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糧食局牽頭組織召開了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新聞通氣會,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按照全區秋糧收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通報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進展情況,進一步宣傳國家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精神。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農牧業廳、糧食局,農發行內蒙古分行、中儲糧內蒙古分公司分管領導及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人民日報社內蒙古分社、新華社內蒙古分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駐內蒙古記者站、農民日報社駐內蒙古記者站、農村金融時報駐內蒙古記者站、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派記者進行了宣傳報道。自治區糧食局張天喜局長主持會議。
內蒙古自治區糧食局首先介紹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和收購工作。 指出,今年是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一年,玉米種植者、糧食企業要順應改革方向、適應改革帶來的變化,增強市場觀念,主動融入市場,擺脫吃政策飯的路徑依賴,不斷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生存和發展能力。地方政府要按照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的要求,把玉米收購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防止發生農民“賣糧難”。當前我區新產玉米已經陸續上市,前期市場價格基本符合各方面預期,玉米加工企業入市意愿明顯增強,購銷比較活躍。總體看,當前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各項政策措施推進是順利的,地方政府、糧食企業和種糧農民等各方面對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是贊成的,對做好今年玉米市場化收購是有信心的。截止到11月7日,全區玉米收購9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倍多。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介紹了玉米生產者補貼情況。指出,落實好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是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保障農民種糧合理收益的重要支撐。2016年,中央財政撥付我區玉米生產者補貼資金86億元,按照自治區政府確定的方案,8月20日前,補貼資金已經全部撥付到各盟市在農發行開設的“糧食風險金”專戶,目前補貼資金正在發放過程中。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介紹了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和種植收益情況。今年,全區共調減籽粒玉米933萬畝,其中減壓612萬畝,轉青貯321萬畝,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已經完成了到2020年調減目標的93%。當前我區玉米收獲已基本結束,據農情統計,全區籽粒玉米種植面積5247萬畝,減幅15%;糧飼兼用型玉米面積827萬畝,增幅64%;專用青貯玉米面積394萬畝,增幅30%,已超額完成2016年調減任務。目前,我區玉米已經開始出售,按照標準含水量折算,全區平均市場價格為0.7元/斤。提出了繼續加大玉米生產者補貼力度、對玉米優勢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和重點扶持玉米深加工企業的建議。
農發行內蒙古分行介紹了秋糧收購信貸啟動情況。按照“早安排、早部署、早啟動”的工作部署,今年秋糧收購預計投放貸款160億元,支持收購玉米200億斤。年底前全區發放秋糧收購資金計劃100億元已安排到位,收購貸款將根據企業的收購進度陸續發放,切實做到“錢等糧”;目前已經意向性支持收購庫點達到130個左右,確保全區玉米主產旗縣“全覆蓋”,不留收購資金供應“空白點”;截止11月5日,已準備收購資金50億元,其中:政策性收購資金7.5億元,對5戶加工企業授信12.45億元,對35戶貿易企業共核定收購貸款額度30億元。目前,已發放鋪底資金15億元,形成了“錢等糧”的良好態勢。
中儲糧內蒙古分公司介紹了秋糧收購總體安排情況。綜合考慮今年市場走勢和其他市場主體收購情況,有序輪入儲備玉米,合理把握收購時機和節奏。結合內蒙古轄區當前去庫存、倉容容量、收儲能力等實際情況,計劃安排秋糧玉米收購271萬噸。東四盟計劃收購207萬噸,占總收購計劃的76%。收購過程中,我們將密切跟蹤收購進度,隨時掌握各地農民交售情況,發現收購計劃滿足不了農民售糧需求時,將配合自治區政府及時反映,申請增加收購計劃,盡最大可能滿足農民售糧需求。
張天喜同志強調,改革玉米收儲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推動“三農”工作全局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出發,審時度勢,作出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今年以來,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地區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有關精神,積極推動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各項工作進展總體順利。今天,大家按照全區秋糧收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通報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進展情況,進一步宣傳了國家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精神,必將對下一步做好各項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借此機會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內蒙古自治區糧食安全的重視和對糧食流通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真誠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關注、支持內蒙古的糧食安全事業,為自治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玉米烘干塔_玉米烘干塔價格_玉米烘干塔多少錢_玉米烘干塔廠家_玉米烘干機_玉米烘干機哪家好_玉米烘干機價位_玉米脫粒機_環球糧機網【www.rldfitne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