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進政策支持創新。淮安市農機部門精心組織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專題舉辦農機購置補貼業務培訓班,今年全市累計爭取補貼資金1.576億元,使用資金1.35億萬元,購置補貼機具9377臺套,受益農戶6244戶。各地整合農機購置補貼、秸稈機械化還田補助、三新工程、科技入戶和“4+1”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等項目資金,重點向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工作傾斜。
二是推進產學研推創新。淮安市加快“智慧農機”發展步伐,爭取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支持發展無人飛機植保等“智慧農機”技術。加大農機科技創新,淮安市漢德印刷機械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創的水稻印刷播種技術被納入湖南農業大學“雜交稻單本密植機插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翔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有限公司與農機、植保等部門聯合推廣飛防服務,讓無人機飛入尋常百姓家。此外,淮安市農機部門啟動建設“市級農機產業園”,一期計劃建設主要農作物全程、高效設施農業等兩個機械化示范區和農機化開發、新技術新機具展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農機文化創意、互聯網+農機、高精尖農機交易等六大平臺。
三是推進管理服務創新。市農機部門精心組織農機搶收搶種,全市機收、機插訂單面積占比均超80%,實現跨區作業收入5.62億元。優化服務舉措,全市共投保拖拉機交強險6282臺,聯合收割機第三者責任險6535臺,駕駛人意外傷害險10219人,應收取保費761萬元,其中財政補貼457萬元;開展農機免費實地檢驗,著力提高全市農機安全生產水平,構建源頭管理、執法監控、宣傳教育三大防線,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