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6年的農資行業,會發現國內農資企業紛紛跑馬圈地,爭相布局農業全產業鏈。農業全產業鏈是一種縱向多元化和橫向一體化有機結合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農資企業除了進行種子、化肥、農藥等橫向業務的拓展,更是加大力度在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投資擴張,以期在更大的舞臺上享有更多的話語權。但是,這種全產業鏈模式的運作在業界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此舉是農資企業轉型的方向,也有人認為這種運作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甲方:橫向縱向都可“+”起來
從國家戰略的層面來看,農業蘊藏著巨大投資機會。一方面,國際農產品價格風云變幻,作為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一定會首先保證農業安全。另一方面,中國城鎮化率已超50%,與國外80%的城鎮化相比還有差距,但是一定會迅速到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散種散養、靠天收成的農業數千年傳統模式必將終結,取而代之的,則是集約化、產業化,這是必然趨勢。
從企業層面來看,要想做百年老店,就需要不同的產業來輔助。比如一家企業有100多個產品,一兩個產品出問題不會影響公司整體的發展,這就需要圍繞著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
一位農資企業老總表示,對于中國市場,全產業鏈發展的策略有兩大好處,一個是形成產品品質的有效把控,避免產業鏈某個不可控環節的問題引發產品質量的危機;另一個是中國的農業市場容量很大,是個上萬億元的大市場,天花板極高。產業鏈的縱向延伸可以幫助企業把握住鏈條中的高利潤環節,從而降低單一環節經營帶來的風險。
于是乎,農資企業們紛紛試水種子、化肥、農藥、農機、農技、糧食貿易、金融、信息等一體化服務,開啟種植全產業鏈綜合服務。為了徹底改頭換面,今年還出現了農資企業更名潮,一些企業將原來的公司名稱都做了外延更大的更改。
乙方:農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依靠一個平臺或者一家公司想進行真正的全產業鏈運作,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說企業前期沒有基礎,想做全產業鏈,建議別做,因為沒有技術。即使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也不一定要做全產業鏈,因為行業有很多的優質資源,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表面上看,企業做橫向產業鏈擴展似乎很容易,想擴展就可以擴展,無非就是收購或并購,就能擁有種子、農藥和肥料業務,但這樣簡單的“+”起來并不代表就完成了全產業鏈運作模式。真正的難題是在田間地頭。
農民的需求不再只是要肥料,還要求把肥料施下去;不只是要種子,還要求把種子培育好;不只是要農藥,還要求把農藥撒好。這需要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和完善的農化服務。農資企業的角色則從為產品尋找顧客轉變為為顧客尋找產品。如果農資企業以前拼的是產品與渠道,那么未來拼的就是創意,是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農化服務。而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做起來非常吃力,需要企業安排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指導工作。之前做肥料的企業,不見得能做好農藥方面的農化服務;同樣,之前做農藥的企業,也很難做好肥料方面的技術服務。
另有資深人士指出,目前中國農業的發展階段的確蘊含著巨大投資機會,但是整體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較弱,市場監管不到位可能引發食品安全信任危機,再加上一些行政政策仍存限制,諸多因素使得農業投資存在較多變數風險。投資越大,風險就越大。而“地權”問題也始終是長期投資農業的潛在風險。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rldfitne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