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徐鳴在會議上介紹了2016年中國糧食流通工作的成績單。
——全年收購糧食9200億斤
徐鳴表示,2016年,中國南方遭遇了1998年以來的特大洪澇;東北和華東的超強臺風,局部地區的地震,都給糧食收購、儲存、供應帶來了嚴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全年各類糧食企業共收購糧食9200億斤。
他表示,針對夏糧受災較重情況,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新疆等地出臺省級臨儲、專項收購、設備購置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積極抓好超標小麥收購,有效防止了農民“賣糧難”。
——銷售政策性糧油1185億斤
在“去庫存”方面,徐鳴表示,2016年官方先后啟動臨儲玉米劃轉輪換銷售、超期和蓆茓囤儲存糧食定向銷售、2013年“分貸分還”臨儲玉米和大豆銷售等。2016年累計銷售政策性糧油1185億斤,同比增加216%。
——“糧安工程”年投資53.7億
徐鳴透露,2016年,中國“糧安工程”年投資53.7億,加上前3年中央投資累計達300多億元,帶動地方和企業配套投資近1000億元,極大改善了糧食流通基礎設施條件。倉容方面,近年來新建倉容1582億斤,其中去年新建近200億斤;近年來支持建設糧食物流設施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達30.3億元;糧食質量監測體系進一步健全,近幾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2億元。
——十個省糧油加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
徐鳴透露,2016年,山東、湖北糧油加工業總產值均超過3000億元,河北、黑龍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8省超過千億元。西安愛菊、天津聚龍、上海良友等一批糧食企業集團“走出去”,積極拓展國際發展空間。
——國有糧食企業盈利110億元
徐鳴介紹說,2016年全國國有糧食企業實現統算盈利110億元。湖南已有6家糧油企業上市。此外,糧食流通統計直報系統上線運行,統計效率大幅提高。
除了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其他系列改革也取得進展。一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改革取消了玉米臨儲政策,改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二是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糧食局出臺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改革目標和重點任務,湖北、貴州、云南、安徽等省已結合實際制定了實施意見。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rldfitne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