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17年全國糧食庫存檢查工作的通知
國糧檢〔2017〕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糧食局、財政廳(局),農業發展銀行分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為切實加強糧食庫存管理,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守住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的底線,依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按照國務院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決定,聯合組織開展2017年全國糧食庫存檢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檢查工作總體安排
按重點省份和非重點省份兩類分別組織開展檢查。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浙江、江西、廣東、陜西、新疆等9個省區為重點省份(以下簡稱9省區),由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統籌組織,選取轄區內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進行重點檢查;對中央儲備糧,由國家糧食局委托省級和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按在地原則進行檢查。非重點省份,由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要求,自行安排檢查工作。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各地檢查情況派出聯合抽查組,選取部分省份進行隨機抽查。
二、檢查范圍和內容
(一)檢查范圍。對被查企業承儲的所有中央儲備糧、國家臨時存儲糧(含最低收購價糧、國家臨時儲存糧和國家臨儲進口糧,下同)、國家一次性儲備糧、地方儲備糧,以及企業自營商品糧庫存進行全面檢查。
(二)檢查內容。
1.糧食庫存賬實相符、賬賬相符情況。重點檢查糧食庫存實物的數量、品種、性質情況,糧食庫存保管賬、統計賬、會計賬、銀行臺賬與實際庫存對應相符以及賬務處理合規情況。
2.庫存糧食質量安全情況。重點抽樣檢驗中央儲備糧、國家臨時存儲糧、國家一次性儲備糧、地方儲備糧的質量指標、儲存品質指標、主要食品安全指標,并對企業質量檢驗人員和檢化驗儀器設備配置、執行糧食定期質量檢驗及出入庫質量檢驗制度、質量檔案管理等情況進行檢查。
3.儲備糧管理及輪換情況。對地方儲備糧中的動態儲備和異地儲備,重點排查是否存在虛頂規模、調控功能不健全等問題隱患。對2016年度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輪換,重點檢查輪換安排是否均衡合理,輪換計劃是否符合規定的輪換時間,輪出、輪入庫點,輪換品種、數量、質量等級等是否明確,輪換工作是否嚴格按計劃執行,是否嚴格執行輪換驗收制度,是否存在擅自動用銷售、轉圈輪換、超輪空期等違規行為。
4.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情況。重點檢查《糧油儲存安全責任暫行規定》以及《糧油安全儲存守則》《糧庫安全生產守則》執行情況,主要包括:倉內糧食儲存安全情況;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壓實到人、到崗情況;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風險防范機制、隱患排查機制、應急響應機制及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情況;倉儲設施和作業設備符合安全生產和安全儲糧標準及其安全運行情況;儲糧企業按安全生產標準和安全儲糧規范操作情況。
5.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情況。檢查中央儲備糧代儲或租倉企業及其儲存中央儲備糧的倉房是否具有代儲資格,具有資格的企業和倉房條件是否合規達標。
6.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執行情況。重點檢查企業收購國家政策性糧食是否存在打白條、“以陳頂新轉圈套取差價”等違規行為。
7.企業執行糧食庫存消化政策情況。重點檢查買方企業收購、儲存、加工管理的業務手續和賬務資料規范完整情況,是否存在虛報冒領、買陳頂新、轉手倒賣等騙取補貼行為,以及違反定向競價銷售政策和影響食品安全的行為。賣方企業是否存在設置出庫障礙、額外收取費用等阻礙國家消化庫存政策的違規行為。
8.政策性糧食補貼撥付使用情況。重點檢查2016年度中央儲備糧保管費、輪換費,以及國家臨時存儲糧、國家一次性儲備糧保管費的撥付使用情況;檢查地方儲備糧貸款利息、保管費、輪換費和價差補貼等各項地方財政補貼的落實情況。
三、重點省份檢查安排
(一)檢查時點。以2017年3月末統計結報日為檢查時點開展檢查。
(二)檢查方式。
1.按在地原則檢查中央儲備糧庫存。按照“一事一委托”原則,國家糧食局委托9省區省級和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受托單位”),對轄區內的中央儲備糧庫存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情況進行在地檢查,受托單位不得將委托事項向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再委托。受托單位的檢查人員在檢查過程中,行使以下職權:進入承儲企業檢查糧食,調閱企業經營管理的資料和賬目、憑證;了解糧食收購、銷售、輪換調運及動用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整改建議,并在《檢查發現問題工作底稿》中如實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企業負責人共同簽字確認,逐級審核上報;被檢查企業對檢查發現問題拒絕簽字確認的,檢查人員應記錄在案,并按檢查認定的結果在檢查報告中反映。
2.按混合交叉方式開展重點抽查。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對轄區內各類糧食庫存的行政監督檢查負總責,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統一選取轄區內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按照“地方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中儲糧系統之間、市地之間交叉互查”的原則,采取“統一抽調、混合編組、相互交叉、本地回避”的方式,組織全面檢查。內蒙古、遼寧、吉林檢查比例不低于轄區糧食庫存總量的10%,江蘇、江西、廣東、新疆不低于15%,浙江、陜西不低于20%,并兼顧各類糧食庫存的數量、品種、性質及分布。
(三)檢查進度安排。
1.準備階段。3月底前,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檢查實施方案,并報國家糧食局備案。督促企業做好整理賬務資料、平整糧堆貨位工作,落實跨省儲存糧食的委托檢查手續。
4月10日前,縣級有關部門和單位督促行政區內所有納入檢查范圍的承儲企業進行自查,指導企業科學運用檢查方法,準確填寫自查表格,認真編制自查報告,完善各項基礎工作,對庫存管理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自查自糾。
做好糧食庫存統計數據的分解登統,其中,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地方儲備糧和納入統計范圍企業商品糧的分解登統;中儲糧分公司負責中央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國家臨時儲存糧、國家臨儲進口糧、國家一次性儲備糧和本系統商品糧的分解登統,對其中跨行政區域交叉管理的糧食庫存,分解登統數據由中儲糧總公司分送實際儲存地的分公司,合并后提交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中糧集團、中航工業集團企業總部直接經營管理的商品糧,由企業總部將分解登統數據報送國家糧食局后,統一分送糧食實際儲存地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上述表格經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中儲糧分支機構共同審核確認后,于4月10日前報國家糧食局(監督檢查司)。
2.省內混合交叉重點抽查階段。4月30日前,由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牽頭,完成省內混合交叉重點抽查任務。糧食質量檢查扦樣安排另行通知。
3.國家有關部門聯合抽查階段。國家有關部門派出聯合工作組,選擇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進行隨機抽查。
4.匯總報告階段。按照誰牽頭檢查、誰負責匯總的原則,5月底前,由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中儲糧分支機構編寫檢查工作總結報告報送國家糧食局,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檢查工作總結報告應包括檢查基本情況、檢查結果、問題及原因、整改情況、意見建議等內容。報告及附表電子文本通過國家糧食局縱向網系統傳送。
四、非重點省份檢查安排
有關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切實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制定檢查方案,認真開展檢查工作。通過檢查,切實發現庫存管理中的問題和隱患,確保檢查工作取得實效。檢查方案于3月底前報國家糧食局(監督檢查司)備案,檢查結果報送時間不遲于2017年10月31日。國家有關部門視具體情況開展專門督導。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糧食庫存檢查的組織領導。有關部門和單位務必從大局出發,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確保檢查工作方案周密、分工明確、要求嚴格、措施到位。中央糧食企業所屬庫點要積極配合做好檢查工作。將糧食庫存檢查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工作范圍,強化地方政府的行政監管責任,建立強化庫存管理的長效機制,堅決守住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的行業底線。
(二)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檢查人員從糧油庫存檢查專業人才庫成員中隨機抽調。被檢查單位或企業從本轄區糧食庫存分解登統表中隨機抽取。庫存檢查的主要內容、程序方法等事項進行公開,檢查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事項外按照規定以適當方式予以公開,并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紀檢監察機關和人民群眾、新聞媒體的監督,增強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通過扎實檢查壓實承儲企業的主體管理責任。各地要充分發揮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作用,督導企業全面自查,不留死角,督促企業自查自糾,層層傳導企業主體管理壓力。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檢查工作,結合省情糧情提前對行政區內可能存在的管理問題預研預判,重點核查企業庫存管理中的各種問題和隱患,建立問題整改臺賬,督促企業嚴肅整改,并舉一反三,堵塞管理漏洞,厘清責任邊界,理順體制機制,推動企業主體管理責任落實到位。發現重大問題要立案調查,并按照《糧食流通涉嫌違紀違法案件移送紀檢和司法機關暫行辦法》(國糧檢〔2016〕182號)規定移送紀檢和司法機關處理,嚴肅問責,形成震懾。對長期拖欠農民售糧款等問題,要加大對違規主體的懲戒力度,在部門或單位政務信息網上進行公開曝光,并落實對售糧農民的補救措施。建立檢查發現問題通報機制,將企業違法違規違紀行為納入糧食信用管理平臺,發揮舉一反三和警示教育作用。
(四)落實好檢查工作經費保障。地方財政部門應按照現行預算和經費管理辦法的規定,對檢查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統籌安排檢查工作經費,本著實事求是、勤儉節約的原則按規定使用好檢查經費。要按照國糧檢〔2015〕202號文件規定,將地方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使用的政策性糧食監管費用優先用于糧食庫存檢查,不得由于檢查經費不到位而影響檢查工作,不得將檢查費用轉嫁給被查企業。接受委托檢查中央儲備糧庫存,國家糧食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受托單位給予適當經費支持。
(五)嚴格執行庫存檢查工作紀律。各地應按照本通知精神,切實履行好自身工作職責,組織協調好所轄區域內糧食庫存檢查的各項要求,確保國家有關部門工作部署落實到位。按照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落實以“組長負責制”為基礎的檢查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規范檢查程序和手續,層層復核檢查結果,不得篡改、隱匿、損毀檢查原始記錄和數據,確保檢查工作深入細致,檢查結果客觀公正,經得起檢驗。檢查人員要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遵守廉潔紀律,不得借糧食庫存檢查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各地要按照國家保密制度的規定,制定庫存檢查保密措施,切實做好糧食庫存檢查數據錄入、匯總、傳送、新聞宣傳等環節的保密工作,防止發生失泄密事件。各檢查部門和單位及其檢查人員要保守企業的商業秘密。
(六)加強庫存檢查動態信息的報送。各地要加強糧食庫存檢查情況調度與信息報送,及時、客觀、真實地反映檢查工作部署、檢查人員培訓、庫存統計數據分解整合、督導企業自查、搞好省級檢查、問題整改等重點環節、重點工作情況,為上級部門掌握庫存檢查工作基本動態和發展趨勢提供依據。
附件:1.糧食庫存檢查匯總(登統)表格
2.糧食庫存實物檢查方法
3.糧食庫存賬務檢查方法
4.糧食庫存質量安全檢查方法
5.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檢查方法
6.中央儲備糧代儲政策執行情況檢查方法
7.檢查發現問題工作底稿
8.實際儲存庫點糧食庫存分解登統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糧食局
財 政 部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201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