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機化協會、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農業部農機試驗鑒定總站共同主辦的糧食烘干設備市場現狀與發展研討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研討會就谷物干燥機的鑒定檢驗與質量提升、谷物烘干裝備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糧食烘干設備發展瓶頸和智能化數據平臺的搭建等話題進行了研討。
研討會上,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我國糧食烘干設備制造質量參差不齊,與國外干燥機相比差距較大。一些烘干機生產企業未充分進行干燥基礎理論的研究,單純追求產量,造成烘干不均勻、局部過干等現象,不能保證干燥質量,給用戶造成很大的損失。另外,干燥機系統的自動化控制程度也有待提高,只有高水平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才能精確控制干燥后糧食的水分和溫度,提高干燥質量。有專家表示,有些企業側重宣傳自己的售后服務如何好,實際上,服務好是應該的,只有質量性能最好、堅固耐用、不需服務,才是最好的服務。
研討會上專家們看好糧食烘干設備的未來,認為要讓老百姓吃到健康營養的谷物,烘干機的作用無可替代。對谷物烘干設備制造企業來說,前景美好,路卻漫長。要真正實現糧食烘干設備的美好愿景,需要行業專家、企業加大研究,一方面應基于不同能源的干燥研究,探索新的干燥工藝;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干燥機的智能化程度,使烘干過程的控制進化到計算機控制階段。企業不能短視,要從行業長遠發展入手,注重產品質量和性能,探索生產出壽命長,爭取10年內不出問題的高質量、智能化糧食烘干設備。
在研討會上了解到,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將開展2017年農業部谷物烘干機質量調查工作,這是農業部首次開展烘干機的質量調查。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副站長姚春生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為了掌握市場上烘干設備的整體質量水平,了解用戶對補貼機具質量的真實評價,促進企業改進產品質量,維護用戶的合法權益,按照《農業機械質量調查辦法》的要求,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決定在烘干機保有量較大的黑龍江、遼寧、江蘇、浙江、安徽5個省份,開展“2017年谷物烘干機質量調查”工作。調查對象主要針對2015年度享受財政補貼的使用滿一個作業季節的烘干機產品,在使用地區、使用數量等方面保證有一定的覆蓋面,同時,對投訴反映有重大問題的產品將予以重點關注。這次質量調查工作由農機化管理司統一領導,相關省農機化主管部門負責,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牽頭,組織各相關省農機鑒定站具體實施。有關調查實施方案,將在農業部項目下達后確定、實施。最終調查結果將由農業部向社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