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高位運作,統籌謀劃推進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作為農業大省,我省地處享譽世界的“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和“黑土地之鄉”。201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加快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和吉林省要“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的總體要求。國家農業部將吉林省確定為“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為我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送來了春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示范省建設,將其作為引領現代農業的重要引擎,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動機,擺上高位,全力推進。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對做好示范省建設,作出明確批示和要求。省政府采取全省糧食主產縣整縣推進、非糧食主產縣重點產糧鄉鎮全面覆蓋的方式組織實施,力爭到2020年,全省主要糧食生產作業基本實現現代化。
2016年2月,省政府將推進示范省建設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列專項條目進行注解,動員和組織全省上下,合力推進示范省建設。同時,省政府還分別將示范省建設納入了《全省“十三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進一步調度聚集政策資源和資金項目,組織落實好示范省建設工作。
農業部確定我省為示范省后,我省在財政比較困難情況下,進一步加大對示范省建設的投資力度。省級財政設立“農業機械化發展資金”,每年拿出2.2億元資金,支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省推進工作;每年拿出6000萬元資金,支持機械化技術推廣;每年拿出8000萬元資金,支持機械化補助作業。在“十三五”期間,省級財政每年拿出3.6億元資金,五年共計拿出18億元資金,支持示范省建設。
強化措施,組合發力,加快落實推進行動
全程機械化示范省建設,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綜合性的宏大工程。全面完成好這項任務,必須找準“牽一發,動全局”的關鍵點。對此,我省把抓發展要素,作為推進示范省建設的發力點,強化措施,全力推進。
從抓基礎能力發力,精準實施補貼政策,大力提升全省機械化整體裝備能力。從2015年起,我省將補貼品目調減到22個,全部聚焦到糧食生產上;將補貼機具重點全部向全程機械化所需機具聚焦,加快彌補全程機械化“短板”和“薄弱點”;將補貼對象、范圍、數量和操作時間全部敞開,實施普惠連續的購機補貼政策,滿足廣大農民發展機械化生產需求。同時,實施補貼資金由計劃分配到市場分配;補貼機具購置由計劃審批到據實補貼;補貼操作由經銷商參與到全面去經銷商化等“七脫鉤、七掛鉤”改革,深化補貼機制改革,提高補貼效率。
從抓主體建設發力,大力培育機械化合作社,打造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按照“一鄉一合作社”的布局,在全省糧食主產縣每個鄉鎮街,平均扶持建設一個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引導廣大農民通過農機化生產和耕地、勞動、技術等要素合作推進機械化規模經營。全省扶持建設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00個,在全省形成一支用全程機械化武裝的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對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體上按政府扶持資金、新型主體自籌資金6∶4的投入比例,平均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300萬元-450萬元額度,從機具裝備和機具庫棚建設上給予資金支持建設。
從抓示范引領發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創建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按照“一鄉一個示范區”的布局,在全省糧食主產縣的每個鄉鎮,創建一個面積不低于3000畝的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打造一批率先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典型。示范區建設,按照與全程機械化合作社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科技示范推廣等建議項目相銜接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建設,按照集成優勢、結成合力、共鳴發展的方式組織推進,按照實施資金項目首要投放、打捆整合的機制扶持發展。
從抓科技支撐發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總結推廣一批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結合我省農業生產實際,探索總結全程機械化的技術路徑、技術模式、機具配套、操作規程及推廣方式,建立推進農機農藝相協調的合作推進機制,集成示范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和配套機械裝備。集成示范推廣與大馬力拖拉機配套的深松整地、免耕精量播種、高速高效精量播種、高效精準施藥、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烘干和實施規模經營的全程機械化技術作業模式結合,加快全省糧食生產實現機械化作業、標準化生產和綠色高效發展的步伐。
加快全程機械化供給側改革和建設,構建完善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培育發展多元化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優質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培育農機作業服務市場,推進農機作業服務向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加強農機化基礎建設,切實推動解決農機“住房難、行路難、看病難”等問題,努力改善全程機械化發展條件。切實加強農機安全監理技術裝備建設,不斷提高農機安全監理能力和水平,為推進全程機械化安全生產護航。
強化“五個保障”,創設良好環境,再創新的輝煌
我省農業部門為了更好地推進全程農業機械化進程,下一步將強化“五個保障”,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為開展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行動創設良好發展環境。
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全省各級政府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把這項工作列入當地政府重要日程,納入發展規劃,切實抓好。建立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各盡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組織領導體系。
強化扶持推進。加強各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行動,有關農業基本建設、農業開發、土地整理、重大技術和農機購置補貼、農機作業補助、農業技術示范等項目資金向推進行動的實施區域傾斜。落實有關農機化發展的稅費減免措施,強化對農機戶、農機服務組織的金融支持和信貸服務,積極探索發展農機金融租賃服務。進一步加強農機試驗鑒定、技術推廣、安全監理、質量監督、教育培訓、信息宣傳等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確保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順利實施。
強化技術支撐。組織成立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開展決策咨詢、技術指導、培訓交流、驗收考核等工作。各地要充分發揮各級農技、農機推廣機構和生產企業、科研院校、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社會組織的作用,分作物、分區域總結推廣全程機械化模式。
強化績效考核。制定科學的評價工作考核機制,把推進全程機械化納入全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考核內容。將全程機械化行動與縣域經營發展考核、產糧大縣獎補和縣級政府績效考核掛鉤。建立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評價體系,以縣為單位進行績效考核。
強化宣傳引導。各地及時總結推進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通過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活動、開設網絡宣傳專欄等多種形式,集中發布推進全程機械化技術成果、工作進展等,加強交流學習借鑒。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開展主題突出、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為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現代化的現實需求和潛在動力已為我省推進全程農業機械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機遇。鐵牛奔馳在松遼大地上,必將在我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寫下新華章。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rldfitne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