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農機化司、農業部農機推廣總站、農業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農業部南京農機化研究所和江蘇省農機局在江蘇溧陽聯合舉辦了全國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
我國是油菜生產大國,常年種植面積1.1億畝左右,總產量超過140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世界的30%左右,長期穩居世界首位。其中,長江流域冬油菜產區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是國內最大的油菜產區,油菜種植是我國南方秋冬種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各級農機部門在冬油菜產區開展了精量聯合直播機試驗示范、聯合收割機作業效果綜合測評、油菜收獲損失查定、油菜全程機械化模式研究等技術推廣工作,初步總結形成了以機械化精量播種與聯合收獲技術為重點的機械化生產模式,得到了較大面積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油菜機械化移栽技術在適宜地區也進行了大量試驗示范,移栽技術及機具的經濟型、可靠性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全國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持續提高,2016年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49.55%,比2015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超過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1.37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其中,油菜機播率提高3.19個百分點,機收率提高5.35個百分點,是推動綜合機械化率提高的重要力量,為油菜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油菜種植的大田耕整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種植、收獲機械化率分別為25.2%和34.74%,仍是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短板。本次活動緊密結合冬油菜種植的關鍵農時,組織觀摩了油菜毯狀苗機械化育苗播種、移栽作業和機械化精量直播作業演示,以及植保、收獲等環節機具展示。農業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油菜專業組和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針對長江流域冬油菜種植瓶頸環節的突破進行了交流座談。長江流域15個冬油菜主產省(市)的農機化管理部門、推廣機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以及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和代表,江蘇省油菜主產市縣農機部門以及農機企業、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代表參加了活動。大家在交流中表示,要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加大油菜種植、收獲環節機械化技術推廣力度,推進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同時,可在油菜毯壯苗機械化移栽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設計,用于適宜蔬菜品種的機械化栽植,提高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
農業部農機推廣總站涂志強副站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加快推進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提高主要農作物生產能力,對于穩定油菜種植和推動油菜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要進一步提振發展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的信心,充分發揮油菜專家組的作用,圍繞解決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技術瓶頸,產、學、研、推聯合攻關,開展油菜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究,特別是油菜播種與收獲機械的開發和推廣;進一步加強農機、農藝以及生物技術的結合,以機種和機收為導向,加快品種選育,優化種植模式,提高機種和機收水平;進一步加強油菜機械化生產模式、技術路線和技術規范的研究,因地制宜推進標準化生產。以提高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促進油菜產業發展,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農機化技術支撐,為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