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港自2014年獲批成為全國首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至今年10月已經累計進口糧食及其制品1400萬噸,其中進口大豆達到454.7萬噸。進口油脂壓榨能力達到2.2萬噸/天,成為省內壓榨能力最大的油脂加工集聚地。大豆進口、加工、物流、倉儲等糧食產業新基地迅速崛起。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在企業投資建廠初期,泰州檢驗檢疫局多次主動與企業負責人溝通,赴現場指導規劃建設,幫助企業建立質量安全衛生責任制,針對不同企業特點幫助建立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先后幫促益海(泰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泰興市振華油脂有限公司及江蘇匯福蛋白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大型油脂加工企業落戶泰州、發展壯大。
同時,安排專家組指導企業碼頭按要求升級改造設施設備,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先后對糧食作業、儲存、查驗區域進行場地硬化和修繕,配置完善的視頻監控系統,并指導企業建立聯防聯控、疫情疫病信息通報等多項機制,不斷提升對進口糧食的質量安全防控能力。
2017年又獲批新增泊位,進口糧食加工產業集群效應凸顯,泰州口岸進口大豆總量從不足20萬噸一躍至如今的450萬噸,成為全省最大的大豆進口口岸。
10月30日,裝載2205噸油料加工副產品豆粕的“HELLEN”輪從泰州港啟航駛往日本。至此,泰州口岸今年出口該類副產品已經達到16萬噸,貨值62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9 %和12.5%,躍居全省首位。
針對進境糧油加工產業鏈延伸的發展趨勢,泰州檢驗檢疫局與當地多家大型糧油企業共建檢測聯盟,利用檢驗檢疫技術優勢,每年無償為企業提供檢測技術培訓近百人次,不斷提升企業檢測技術能力和質量控制水平。
同時,泰州局先后投入數百萬元購置檢驗檢測設備,有針對性地擴展檢測項目,打造糧油產品全產業鏈檢測技術平臺,實現對“大豆-豆油-豆粕”的全項目檢測。
至今轄區企業出口豆粕類產品320余批次、62萬噸,未發生過一例因質量安全問題退運的情況。泰州已經成為包括益海、振華、匯福等大型糧油加工企業的集聚地,不僅帶動了碼頭作業費、海關關稅大幅增長,還帶動運輸、倉儲、保險等相關產業發展,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2000個,每年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約150億元。
進境糧食都為未經加工的初級產品,極易攜帶有害雜草和生物。如何既讓糧食產品進得來,又能將有害雜草和生物防得住?
泰州檢驗檢疫局與中科院合作建立全國首個外來雜草監測基地,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偷渡”雜草種子通過隔離培養變成可供鑒定研究的植株標本,為全省、全國雜草檢疫鑒定提供了技術支持,并探索利用基因條碼技術實現口岸進境雜草的快速鑒定。目前,該基地制作標本300余種、3000余份,先后發現40種新的外來雜草均為全國首次截獲,全省首次截獲13種,獲得5項雜草方面科研課題立項,有效地提升了質量把關和國門安全防控能力。
泰州檢驗檢疫局先后從進境大豆中全國首次截獲大豆粘蟲、Dicerca tenebrica(Kby.),連續多批截獲假高粱、長芒莧、豚草等檢疫性雜草以及大豆莖褐腐病菌等檢疫性病害,妥善處置了進口麥角含量超標的“毒小麥”、進口種衣劑“毒大豆”、1000余噸進口非法轉基因玉米酒糟粕以及6000余噸浸水腐爛大豆等一系列重大疫情。僅今年1-10月份,從進口大豆中就截獲各類有害生物217種、20129種次,同比增加3.83%、58.41%。
糧油機械_糧油機械設備_糧油機械廠家_糧油加工設備_油脂機械_油脂機械設備_環球糧機網【www.rldfitness.cn】